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行业新闻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我国天然气年调峰能力达117亿立方米

来源: 更新:2018-04-17 00:00:00 作者: 浏览:1466次
 地下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明显优势。近年来,我国储气库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地下储气库25座,天然气年调峰能力达117亿立方米。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缺口。需要进一步理顺政策、完善定价机制,使储气库走向市场化运营,以调动各方积极性。

储气库正在我国能源保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4月6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开始注气作业。至此,中石油23座储气库全面开始注气作业,为今冬明春保障供气作准备。从中石油2018年生产计划看,地下储气库要注气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亿立方米。

专家表示,地下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明显优势,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天然气储气调峰体系。

保障2亿多居民用气

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气体的空间而形成的天然气气藏,集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等功能于一身。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建成气藏和盐穴两类储气库25座,年调峰能力达117亿立方米,高峰日采气量突破900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还刷新了地层压力低、地层温度高、注采井深、工作压力高等多项世界纪录,成功解决了“注得进、存得住、采得出”等重大难题,建库成套技术代表了我国最高水平,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赵政璋表示,地下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重视。目前全球在运营的地下储气库约630座,总容量约为3600亿立方米,其中北美和欧洲建设和运营了全球约98%的地下储气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

赵政璋介绍,中国1999年才建成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调峰储气库,即天津大港大张坨地下储气库。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储气库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地下储气库25座,天然气年调峰能力超过100亿立方米;特别是储气库建设与运营系列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关键性突破,弥补了中国天然气产业链的空白。

目前,我国的储气库调峰作用覆盖10余个省市,为2亿多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尤其为首都冬季平稳供气发挥了巨大作用,向北京提供了30%至40%的高峰用气量,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气,有效缓解了雾霾现象发生。

据统计,截至3月17日,我国储气库已累计注气507亿立方米、采气387亿立方米,综合减排9200万吨二氧化碳。

储气能力仍存巨大缺口

虽然取得巨大进步,但根据国际经验,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一般不能低于天然气总消费量10%的红线,目前我国只有4%左右,储气能力仍存在巨大缺口,调峰保供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突破2373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接近40%。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同时中亚来气供应持续不稳定,天然气缺口高达几十亿立方米。

“由于储气库建设不足,夏季压产及冬季压减用户用气量,对上游生产及下游销售均造成影响。”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说。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天然气消费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全国冬夏季平均峰谷差高达1.71,尽快建立健全天然气储气调峰体系已经是国家能源储备战略的最大课题。

2017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30年,我国地下储气库要形成有效工作气量350亿立方米,但目前只有100多亿立方米。为此,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建设一批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我国这类储气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外,其他二三线城市储气能力几乎为零。

缺乏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商业模式是储气库建设面临的尴尬现状。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储气库管理处副经理蒋华全透露,相国寺储气库运营一年,仅电费支出就高达5000万元;此外,天然气每立方米的调峰成本在0.5元以上,其他储气条件稍差的储气库调峰成本甚至高达1元/立方米,经营只能靠企业自身“输血”。“要大范围推广建设储气库,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以调动各方积极性。”蒋华全说。

市场化改革调动积极性

当前,我国储气库建设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比如,储气库投资、建设与运营主体尚未实现归口统一管理,协调环节多,职责相对分散,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储气库相关政策、法规等尚未真正落地(如用地审批、调峰气价政策等),储气库业务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天然气生产、运输、终端销售均有调峰责任义务,各方承担职责尚未落实到位,天然气产业有效联动机制尚待进一步理顺。

“市场化运营是发展趋势。”张玉清说,国外储气库运营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公司化运营,随着天然气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目前,我国储气库正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管理模式与国外早期模式相似,以中石油为例,主要是由上游天然气生产商负责建设和管理。

要进一步推动储气库发展、彻底解决气荒问题,最终要靠市场化手段,采用不同定价机制,提高企业和地方政府建库积极性。欧美国家实行天然气峰谷价政策,美国天然气冬夏价差50%以上,法国冬季气价是夏季的1.2倍至1.5倍。

采用市场化方式定价,按照渐进式改革模式,推进调峰气价格改革是重要一步。“工业用气与居民用气价格差别较大,应加快推进价格市场化。要加强气价体系监管,确保供气商、运营商和消费者各方利益合理化。”张玉清说。

此外,合理的储气收费模式和标准是储气库得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储气库走向商业化运营的前提。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设立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储气库前期评价及建设工程,提升储气库建设速度;进一步开放工作气量交易市场,实施库容、工作气量及调峰能力的灵活交易,推进储气库业务市场化;放开储气库建设市场,推动国家、地方、企业和外资共建储气库。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