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行业新闻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2017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回顾及中短期液化设施建设全解析

来源: 更新:2018-06-21 00:00:00 作者: 浏览:1470次
 导读: 2017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的贸易量达到382亿立方英尺/日,同比增长10%(35亿立方英尺/日),这也是史上贸易量增幅最大的一年(根据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协会关于LNG贸易的年度报告)。

       2017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的贸易量达到382亿立方英尺/日,同比增长10%(35亿立方英尺/日),这也是史上贸易量增幅最大的一年(根据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协会关于LNG贸易的年度报告)。2017年,共有19个LNG出口国和40个LNG进口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出口贸易中各领风骚(2个国家LNG出口量达到27亿立方英尺/日)。

       在2017年,除了澳大利亚和美国,少数国家也实现了LNG出口的增长。安哥拉LNG服务的回归以及尼日利亚、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和文莱LNG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带来了14亿立方英尺/日LNG出口的增量,这部分增量远高于卡塔尔、印度尼西亚、挪威、秘鲁、阿联酋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LNG出口的减量(6亿立方英尺/日)。

 

       2017年,亚洲国家引领了全球LNG进口的增长,进口量占据全球进口增量的74%(26亿立方英尺/日)。日本仍然保持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地位,在2017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110亿立方英尺/日。中国是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增长15亿立方英尺/日),同时在2017年超越韩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在韩国、巴基斯坦、台湾地区和泰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也出现了增长,这些国家(或地区)液化天然气进口增量合计10亿立方英尺/日。

       欧洲的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也有所增长,增量为14亿立方英尺/日,增量主要来自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法国和土耳其。英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有所回落,下降了3.4亿立方英尺/日(35%),是欧洲存在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下滑的两个国家之一,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居民部门较低的供暖需求,另一方面是风电的增长替代一部分气电的需求。

       南美的LNG进口国(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的进口量与2016年的情况相仿。在北美,由于墨西哥持续依赖LNG供应,于此同时国内产量出现下滑,连接墨西哥国内和美国的天气然管线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迟,该国LNG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7%。LNG在中东地区的进口量同比下滑9%,主要是由于埃及和阿联酋进口出现回落所致。

       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新的液化设施投运驱动了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增长,3个国家液化设施能力增长了34亿立方英尺/日。世界最大的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即马来西亚的PFLNG Satu(24亿立方英尺/日),也在2017年投运。自从2013年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共增加了96.7亿立方英尺/日的新液化设施生产能力,到2020年预计增加另外83亿立方英尺/日的新液化设施生产能力。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增量在内,到2022年,现有的在建液化天然气项目将会带来135亿立方英尺/日的全球液化生产能力的增量。

 

       到2021年,美国预计新增液化生产能力60.5亿立方英尺/日,这些增量均在现有运营的萨宾帕斯(Sabine Pass)和凹点(Cove Point)项目(35亿立方英尺/日)之外。今年佐治亚州的厄尔巴岛(Elba Island)液化项目的首批模块化液化单元(10个中的6个)预计投运,生产能力为2亿立方英尺/日。新的铁路货运在卡梅伦(Cameron)、弗里波特(Freeport)和Corpus Christi—均位于美国墨西哥湾岸区—预计在未来三年投运。


 

相关:我国的天然气应用市场到底如何?且看思略特如何解答

       导读: 近日,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了《中国电力能源产业转型系列报告—天然气应用机遇》:天然气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其在中国能源行业的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了《中国电力能源产业转型系列报告—天然气应用机遇》:天然气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其在中国能源行业的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天然气下游的应用中仍存在用气成本较高、市场化处于初期阶段、企业认知度较低和政策待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未来天然气的推广应聚焦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推动定价机制改革以体现天然气的综合价值,同时鼓励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提高系统效率,促进市场竞争,从而推动“十三五”天然气发展目标实现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天然气市场应用发展挑战

       当前在中国推广天然气应用过程中,依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终端用户用气成本较高、市场化处于初期阶段、企业认知度较低、相关鼓励政策待完善等。

  • 1. 用气成本较高。由于上游气源开采成本较高、其它气源主要依靠进口、中游天然气管网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下游分销中间环节费用多等原因,导致在当前能源定价机制下,天然气和煤炭相比不具备经济竞争力。当前工业用气的终端销售价格要比城市门站气价平均高出70%(即1.3元/立方米),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为等热值煤炭的3.6倍,在环保等价值无法充分体现的情况下,天然气用户要承担较高的用气成本。

  • 2. 市场化处于初期阶段。现阶段国内上游开采缺乏竞争、管道天然气商品定价机制不透明,虽然LNG(液化天然气)价格已逐步跟市场接轨,但整体上国内天然气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市场竞争不充分、供需变化有待价格的及时反映。市场化机制的缺乏也阻碍了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天然气行业。

  • 3. 企业认知度较低。很多企业对天然气的环保价值、安全价值、高效率等特点缺乏了解,对于使用天然气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持怀疑态度。这种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意愿,阻碍了天然气政策推广的落地实施。

  • 4. 相关鼓励政策有待完善。国家近几年鼓励天然气产业发展,但在落地实施中,存在监管不规范、补贴不合理、一刀切、缺少透明度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天然气消费用户的切身利益,甚至导致政策反复,影响了市场信心和稳定性。


天然气应用市场推广思路


1. 聚焦天然气附加值高的细分市场可降低阻力、提高效率

 


2. 将天然气清洁、高效、安全的价值体现在市场定价机制


3. 通过技术创新将天然气与其他能源产品深度融合发展

 

4. 商业模式创新以鼓励市场竞争、提高供应效率

结论

       2018年新出台的环境税以及全国范围内碳市场交易的建立,预计会增加排放污染的成本,有利于天然气在与煤炭的价格竞争中获得优势。作为中国能源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的发展规划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结合政策的实施最终落地于市场。未来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聚焦于高产值的产业和地区、实施价格改革以反映能源综合成本以及鼓励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提高系统价值、推动市场竞争。思略特认为通过抓大放小、以点带面地推动整个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供给能力的开发,从而进一步推进“十三五”天然气发展目标的实现。

 

来源: ERR能研微讯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