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然气市场又“窜天猴”式地实现了年均17%的消费增长率。不仅喜闻乐见的老百姓大呼看不懂,就连很多天然气从业专家也摸不着头脑。
这不禁让我们发问:天然气市场缘何如此多变?未来天然气的需求到底是该“看涨”还是“看跌”?
经验的预测
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不断自我重演的”,因此,未来也是可以预测的。按照我国天然气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对天然气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两方面的预测。
首先,从供给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气主要有三种供给渠道:进口的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以及国内的生产能力。根据这三种来源,可推测出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的年度供应能力是970亿立方米,如果所有管线都按照预期时间完工的话,到2025年,进口管道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将达到1950亿立方米。但是,供给能力并不意味着供应量,在实际中,受制于有限的需求、生产和运输成本问题,供给量可能远远低于供给能力。因此,在估算未来的天然气供给时,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建立以下两点假设:
第一,假设我国自产天然气的供给增速为3%。3%这一数字,是根据我国2014到2015年的天然气供给年增长率得到的,在这一时期,由于政府对生产量进行了严格的管控,所以生产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所以,这一增速可被视为一个较为保守的估计;
第二,假设相较于进口能力,我国的实际进口量是有限的。在不同的设计标准及运行负荷下,LNG接收站的运行也分为三种情景:低情景、中情景和高情景,分别对应50%、60%和70%的运转率。按照不同的运转率,到2025年,我国的天然气供应将分别达到4507立方米、5047立方米和5586立方米,这是一个比较接近国家能源局预测值的估算。
然后,让我们再看一下天然气的需求情况。同样,根据我国未来可能的经济增长速度,天然气需求也可以分为低需求情景、中需求情景和高需求情景——分别对应年均GDP 5%、6.7%和8%的增长速度。根据推算,截止2025年,我国天然气的需求在低、中和高情景下将分别达到3419立方米、3932立方米和4324立方米。
所以,综合供、需两个方面的预测,可以看出,到2025年,即使是最保守的天然气供给估计值(4507亿立方米)仍然高于最激进的天然气需求估计值(即4324亿立方米)。如果未来不发生较大的社会或经济冲击,也没有强力的政策干预,天然气的供给,很可能是供大于求的。
现实的估量
抛开预测成立所需要的各种假设,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就应该知道,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在未来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这些小概率事件对于未来格局往往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又是不可预测的。
具体到天然气的需求而言,其发展可能会受到突发冲击的影响,如地缘政治格局、能源开发开采技术的突破、政府干预力度加强、市场情绪变化等等。但如果以更加理性和严谨的态度来分析影响天然气消费量的主要因素,则应该主要关注天然气应用领域的变化。
从2000年之后,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猛增,主要是由工业用气的增长拉动的。在2000~2014这15年间,天然气消费增量的63%,都是由工业用气的增量引起的。因此,未来天然气需求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天然气的需求量是企稳回升还是持续低迷。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地观察中国天然气的主要使用领域。目前我国天然气应用的主要工业领域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采掘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中,前五个工业部门都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不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也不符合国家关于生态发展的目标。这五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放缓,会引起天然气需求的下跌。
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煤转气”的政策。我国电力行业的主力是燃煤发电,有些工业企业(例如陶瓷企业和玻璃企业)也以石油焦和煤制燃料为主,部分地区区民取暖主要依靠煤炭,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出于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政府都在鼓励天然气的使用。
了解了上述背景后,我们现在可以对我国天然气需求在2015年猛跌、2017年又猛涨这一现象做出解释了。归根到底,还是两大因素在起主导作用: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
2015年,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上述五大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为了盈利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生产减少,意味着天然气需求减少,加之这五个部门的天然气消费受国家政策的限制,所以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减缓,是可以理解的。
与此同时,价格改革也导致工业燃料用气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2014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上调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方提升0.4元,这对本来就推进缓慢的“煤改气”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为,首先,煤炭比天然气价格更便宜,在没有政策强制的前提下,企业很少有动力从煤炭转向天然气;其次,天然气虽然是清洁能源,但依然属于化石能源,并且经常被视为一种应对污染的“过渡能源”,能源公司一般期望在15~30年间收回成本,因此并不会认为由煤炭转向天然气是一项好的投资策略。因此,到2015年,使用天然气的能源生产仅占到了整个能源生产的3%,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仅占到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
而2017年天然气消费的大幅增加,则与GDP增速有很大关系。2017年,我国GDP增速7年来首次提速。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再次活跃和工业活动的增加,天然气需求显著上涨。2017年,天然气的消费总量为2352亿立方米,增长率高达17%。对于LNG接收站而言,2017年也是最为繁忙的一年,LNG进口量增长48%,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LNG接收站的平均使用率高达66%,甚至有部分LNG接收站的使用率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运营能力。
此外,国家政策对天然气需求的积极提振,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15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将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的标准降低了0.7元/立方米,2017年,国家发改委再次发文,将上述价格标准再降0.1元/立方米。更重要的是,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为了切实整治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动“煤改气”政策,全国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近20个省份颁布“煤改气”相关政策。从政策效果来看,江苏受发电用气拉升的影响增幅最大,约24亿立方米;山东、河南、河北受“煤改气”推进影响,增量合计为40亿立方米。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长期“看涨”。但是,也要警惕天然气的“过度投资”。超过市场所需的天然气供应,不仅需要耗费巨额的基础设施成本,而且这些基础设施一旦建成亦无法用作他处,会造成极大的时间和金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