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速览要点
本周(2022.8.22-8.28)要闻如下:
国内要点
中石油2022上半年净利润823.91亿元
中海油2022上半年净利润718.9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首条1500万吨输量级原油管道建成投运
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加注运输船在上海开始建造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投用
国家能源局: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国家能源局实施清单管理,为新型能源监管机制夯实制度基石
国际要点
俄媒:保加利亚考虑恢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
法媒:法国天然气库存目标将提前完成,但仍无法满足冬季需求
全球液化天然气投资将在2024年达到420亿美元峰值
迫于能源短缺 德国批准冬季节能政策
英国6年来首次 从澳大利亚购买液化天然气
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两大化肥巨头宣布减产
1、中石油2022上半年
净利润823.91亿元
中石油8月25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3.9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55.3%;自由现金流同比增加892.1亿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从具体业务来看,上半年中石油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油气资源评价和上产力度,推进老油气田控制递减率工程和重大开发试验工程。勘探与生产业务取得14项重要发现和30项重要进展,实现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0332万吨,同比增长3.9%;国内原油产量5246.8万吨,同比增长3.4%;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63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油气产量结构进一步优化。
2、中海油2022上半年
净利润718.9亿元
中海油8月25日公布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油气销售收入176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6%。归母净利润达71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7%,每股盈利1.57元。董事会决定派发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0.70 港元(含税), 创历史同期新高。
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达304.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9.6%。中国国内在生产油田自然递减率得到有效控制,海外项目净产量实现超产。涠洲12-8油田东区开发项目和圭亚那Liza二期顺利投产,恩平、陆丰和垦利等多个在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截至上半年,中海油约71%的净产量来自中国。
分产品类别看,上半年中国海油的石油产量同比增长8%,主要得益于新油田投产;天然气产量同比大涨16%,主要源于“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和陆上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上升。
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超60%的环境下,中海油保持住成本竞争优势,桶油主要成本同比仅上涨4.6%,主要由于油价上升带来所得税外的其他税项增加。
3、“十四五”期间我国首条1500万吨
输量级原油管道建成投运
8月24日,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董家口—东营原油管道(以下简称董东管道)投产一次成功。这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投产的首条1500万吨输量级输油管道,对满足山东省、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能源需要,优化中东部地区供能结构,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董东管道年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全长365公里,主要输送青岛董家口港区接卸的进口原油,在东营站与东临复线(东营—临邑)连接,输往鲁宁管道(临邑—仪征),服务山东省及长江沿线炼油炼化企业。该管道投产后,将逐步替代已运行30余年的东黄线(东营—黄岛)等老旧原油管道,提升输油能力260万吨/年,日输量达到4.3万吨,对国家管网集团老旧管道综合治理、山东区域油气管网布局优化、进口原油资源统一调配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4、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加注运输船在上海开始建造
中新网上海8月25日电,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发布,由该公司为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量身定制的一艘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标志着这一全球首款、中国首制的新船型从设计蓝图全面转入实船建造,打造“气化长江”和双碳战略落地的示范装备。
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研发,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可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和运输的双功能。该船总长130米,型宽23.60米,型深15.00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针对在长江航道极值高、低水位的情况下均能满足长江大桥的限高和安全通行的要求,权衡统筹经济、便利、高效等考量,对船型的载货吃水调节进行了特别设计,将LNG加注与运输合二为一,同时具备加注功能,可对LNG燃料动力船进行LNG加注以及提供惰化、冷却、驱气、暖舱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采用独特的浅吃水设计,既满足远洋无限航区设计要求,又能实现长江航道极值低水位情况下的适航性,使该船适用无限航区,可全年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运输,堪称“长江定制款”LNG加注运输船。
5、中国首套自主研发的
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投用
中海油23日宣布,中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在佛燃能源明城综合能源站正式投用。该套装置在满负荷条件下可用4.8立方米天然气可制取约11立方米氢气,氢气纯度达到国际最高的99.999%,单位产品消耗、装置紧凑度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即时生产供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高纯度氢气,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该套装置由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与佛燃能源、西南化工共同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制氢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一键开停车、一键负荷调整的智能化、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上述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采用天然气和水蒸气重整工艺制氢,可从城市天然气管道就地取气,无须从集中制氢厂使用长管拖车运氢到站,可使氢气终端成本降低20%至30%,不仅能有效解决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对减少城市道路运氢风险也具有积极作用,为我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提供了本地化氢源解决方案。
6、国家能源局: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
公平开放、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国家能源局8月25日消息,为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其中提出,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指导督促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依法依规向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提供油气输送、存储、气化、装卸、转运等服务。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支持分布式发电就近参与市场交易,推动分布式发电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推动建设基于区块链等技术应用的交易平台,研究适应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存量地方电网、增量配电网与大电网开展交易的体制机制。
7、国家能源局实施清单管理
为新型能源监管机制夯实制度基石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清单(2022年版)》和《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清单(2022年版)》,以实际行动践行良法善治精神,为积极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能源监管机制夯实制度基石。
国家能源局要求,有关单位高度重视两个清单的实施,严格按照“清单管理”的原则,规范信息归集工作,坚持做到应归尽归,不得超出《数据清单》规定的信息项和数据项范围;要建立完善认定程序,严格依据行政处罚结果,对照《行为清单》确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失信行为分类认定,保证工作流程的可追溯性,避免裁量的随意性;同时,要严格按照权限规范开展信息录入、查询、共享、使用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据悉,国家能源局对两个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并公开发布。
国际要闻
1、俄媒:保加利亚考虑恢复
购买俄罗斯天然气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8月26日报道称,保加利亚能源部长罗森·赫里斯托夫26日说,保加利亚政府正在考虑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恢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进行谈判。
他说:“目前还没有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行谈判,但我们已经表示我们希望开始谈判,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继续谈判,以澄清一些有争议的合同条款。我们只是发出信息,表示我们准备谈判,并要求他们恢复接触。” 这位部长强调:“我们将只讨论旧合同;我们不会重新签署或就新合同进行谈判。” 据赫里斯托夫说,保加利亚寻求将合同规定的剩余天然气供应期限延长至2023年。
报道称,今年4月,保加利亚拒绝接受俄罗斯为应对西方制裁而推出的“卢布购气”支付方式。根据新规定,来自对俄实施制裁国家的买家必须用卢布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保加利亚拒绝接受新条款,导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停止向保加利亚天然气公司供应天然气。
2、法媒:法国天然气库存目标
将提前完成,但仍无法满足冬季需求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25日报道称,欧洲天然气库存总量目录平台数据显示,法国将会提前完成其天然气库存目标,目前储罐大概已被填满了90%,可在11月1日达到100%的门槛,这是政府为应对俄乌冲突的后果而特别要求的。
报道指出,法国因此位于“好学生”之列,因为欧盟的平均水平为78%。但仍需谨慎乐观。因为即便库存满满,法国15个储备库可储存160亿立方米天然气,“只”相当于135太瓦时的能源,而法国年消耗量为460太瓦时,其中冬季所用占2/3。其余的通常由阿尔及利亚或挪威等传统的法国供应商持续供应。
报道称,俄罗斯的供气“只”占法国的17%。这一比例低于其大多数邻国,尤其是德国。但这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有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就像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最近所提醒的那样,“未来几个月欧洲的部分增长将取决于俄罗斯天然气问题”。
3、全球液化天然气投资将在
2024年达到420亿美元峰值
据天然气资讯8月24日消息称,数据与咨询公司雷斯塔能源的研究显示,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深和各国争相获取可靠的能源,对新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激增,到2024 年每年将达到420亿美元。这些新建投资是2020年金额的200倍,当时由于疫情影响而对液化天然气开发的投资仅为20亿美元。然而,随着各国政府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加快对低碳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预计2024年之后的项目审批将大幅减少。
天然气是许多国家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尽管各国决心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向低碳电力结构过渡,但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在短期内将会增长。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将激增12.5%,从约4万亿立方米增至约4.5万亿立方米。雷斯塔能源表示,美洲的天然气需求将在2030年之前保持相对平稳。相比之下,在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各国政府的倡导天然气推广的政策支持下,亚太地区的天然气需求将大幅增长30%,到2030年将从9000亿立方米增长到约1.16万亿立方米。到2030年,以美国为主的美洲地区将占累计天然气需求的30%,而亚太地区将占25%。
预计未来几年液化天然气总供应量将几乎翻一番,从2021年的约3.8亿吨/年增长到2030年的约6.36亿吨/年,其中有几个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已经在建或正在建设中。预计2034年液化天然气产量将达到7.05亿吨/年的峰值。
4、迫于能源短缺
德国批准冬季节能政策
面对能源短缺,德国政府24日批准冬季节能措施,限制公共建筑供暖和用电,以期将天然气用量减少2%。
依据新规,自9月1日起,除医院等机构外,公共建筑供暖后室温不得超过19摄氏度,可完全关闭入口、走廊和门厅供暖;视情况禁止私人游泳池供暖和店铺外立面夜间照明;公共建筑和纪念碑将不再纯粹出于审美需求而夜间亮灯。
另外,德国政府在铁路运输方面拟优先考虑煤炭和石油货物,这意味着乘客候车时间将延长。
为增加冬季天然气储备,德国政府眼下着手在北海海岸建立两个液化天然气终端。
为制裁俄罗斯,欧洲联盟决定逐步削减进口俄罗斯能源。然而,德国等欧盟国家长期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削减进口并非易事。据路透社报道,最近几年,德国进口天然气总量中大约一半来自俄罗斯。天然气占德国工业用能源的大约三分之一,约一半德国家庭使用天然气取暖。
5、英国6年来首次
从澳大利亚购买液化天然气
当地时间8月24日,英国肯特郡,Attalos号液化天然气船从澳大利亚出发,携带源自西北大陆架项目的液化天然气,抵达肯特郡码头。这是英国至少6年来首次从澳大利亚购买液化天然气,凸显欧洲地区在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时的困境。俄乌冲突导致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英国遭受比许多欧洲国家更严重的通胀,7月CPI同比涨超10%创40年新高。
6、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
两大化肥巨头宣布减产
挪威化肥巨头雅苒国际(Yara International)周四宣布,创纪录的天然气价格迫使该公司将其在欧洲的氨产能利用率削减至35%左右。
雅苒是全球因天然气价格高企而减产的生产商之一。天然气是制造作物养分的关键原料。
周四较早时,另一化肥巨头CF Industries宣布,将暂停其英国剩余工厂的氨生产,以应对飙升的天然气价格,这一举措可能使英国再次面临二氧化碳短缺,从而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