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天然气资讯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然气资讯

一周要闻 | 天然气行业热点速览

来源: 更新:2022-12-13 20:32:57 作者: 浏览:1277次

一分钟速览要点 

本周(2022.12.5-12.11)要闻如下:

国内要点

  1. 海关总署:1-11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减少9.7%

  2. 我国首座半地下式LNG储罐和最大坐地式LNG储罐同时成功升顶

  3. 北气南下” 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实现俄气入沪

  4. 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建成投用,海上碳封存来了

  5. 中国首个海上储气库开始采气调峰

  6. 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发布,海洋油气总产量创新高!

  7. 中国首个日产天然气破亿整装气田诞生

 

 

国际要点

  1. 欧洲央行加入“劝退”队伍:天然气限价

  2. 哈萨克斯坦将建设一座价值1.4亿美元的天然气化工厂

  3. 俄罗斯:瑞典和丹麦拒绝俄参与“北溪”事件调查

  4. 外媒:土耳其明日将与俄协商,寻求以低于7.5折价格进口天然气

  5. 乌兹别克斯坦完全停止天然气出口

  6. 欧洲天然气消费量比五年平均水平低24%

  7. 荷兰天然气消费量骤降 进口量大增

 

 

国内要闻

1、海关总署:1-11月我国天然气

进口量同比减少9.7%

12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量减价扬。进口原油4.6亿吨,同比减少1.4%,进口均价每吨4817.1元,同比上涨50.3%;进口天然气9900.6万吨,同比减少9.7%,进口均价每吨4189.1元,同比上涨51.2%。

2、我国首座半地下式LNG储罐

和最大坐地式LNG储罐同时成功升顶

12月7日,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龙口南山LNG接收站项目(以下简称龙口LNG)一期工程5号、6号两座储罐成功升顶,其中,5号储罐为我国首座半地下式液化天然气储罐,6号储罐为我国最大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伴随着两座储罐的成功升顶,龙口LNG一期工程所有储罐升顶作业均已完成。

龙口LNG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区,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设计LNG接卸能力为500万吨/年,同时建造6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其中包括1座半地下式储罐、1座坐地式储罐、4座常规高桩承台式储罐。

龙口LNG项目实现了国内LNG储罐建造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国内LNG储罐新型基础形式设计的先河。

作为我国首座半地下式LNG储罐,龙口LNG5号储罐基于基岩条件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周围土层对储罐结构的约束作用,创新使用掩埋式方案,消除基坑支护结构失稳、滑移风险,提高储罐的抗震性和安全性。

6号储罐合理利用良好的地质条件,采用坐地式方案进行建造,较传统的高桩承台结构储罐具有更加可靠的抗震性能,在工期和造价上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本次升顶的单座储罐穹顶重量达950吨,上升高度为44.47米。升顶作业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技术,利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拱顶上升高度、拱顶水平度、罐内压力、风机运行情况等重要参数,自动计算拱顶运行状态的平稳性;通过对储罐升顶多视角、可视化、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和远程精准控制,作业过程中实现了罐顶无人监控,升顶过程安全可控。

3、北气南下” 东部能源通道

全面贯通实现俄气入沪

12月7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中俄东线)泰安-泰兴段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来自西伯利亚的清洁能源,从小兴安岭入境,经东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南下抵达上海,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投用的中俄东线泰安至泰兴段管道全长75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量189亿立方米,历时23个月提前半年建成投产。投产后,该管段可在江苏泰兴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联通,“北气南下”通道延伸至长三角地区,提升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约5000万立方米/日。

4、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建成投用,海上碳封存来了

澎湃新闻12月7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获悉,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该油田群建有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珠江口盆地首个新建无人平台恩平10-2平台、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等,其建成投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距深圳西南约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油田群包括4个新油田,计划投产生产井48口。全面投产后,油田群高峰日产石油近5000吨。

此次投用的恩平15-1平台是恩平15-1油田群最重要的海上设施,由中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平台总高度约160米,总重量超过3万吨,安装设备及系统近600台套,相当于常规平台的2倍,可实现钻井、修井、无人化远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油气水综合处理等多项功能。

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群,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产出地面排放。为此,中海油联合国内厂家集中攻关,研制适用于海洋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突破,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的技术体系和成套装备。

5、中国首个海上储气库

开始采气调峰

中新社唐山12月7日电 ,12月7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简称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随着气库井口阀门缓缓打开,南堡1-29储气库开始采气,标志着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正式进入首轮采气期。

冀东油田地处京津冀天然气富集区,具有很好的建库条件。2021年,冀东油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储气库建设。此次采气的南堡1-29储气库设计有效库容18.14亿立方米。

作为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南堡1-29储气库先导试验好于预期。截至目前,南堡1-29储气库累计注气1.77亿立方米。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冀东油田将建设南堡1-29、堡古2、南堡1-5等6座储气库。建成投用后,冀东油田储气库群将成为华北储气中心,有效提高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6、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发布

海洋油气总产量创新高!

12月10日,中海油如期对外发布了《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2》,围绕“能源经济、海洋能源、海洋工程、投资动向”四大篇章,深度分析海洋油气、海洋风能产业,跟踪研判其他海洋新能源技术发展,对标分析石油公司的投资动向。

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原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加近600万吨,2016年以来原油产量首次超过2亿吨。预计我国2022年海洋石油产量5862万吨,同比增长6.9%;海洋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

7、中国首个日产天然气

破亿整装气田诞生

12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中国陆上最大整装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突破1亿立方米,是我国首个日产突破1亿立方米的整装大气田,创历史新高,可满足5000万个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气。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的大气田,已提交探明和基本探明地质储量4.64万亿立方米。今年以来,苏里格气田新投产气井1204口,日产气量提升1625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产天然气286.8亿立方米,预计今年底,苏里格气田天然气产量将跨越300亿立方米,占到我国陆上致密气58%。

 

国际要闻

1、欧洲央行加入“劝退”队伍

天然气限价

欧洲央行周四在一份正式意见书中表示,旨在缓和天然气价格飙升的欧盟天然气价格上限计划实际上可能危及金融稳定,需要重新设计。

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成本飙升将欧元区通胀率推高至历史新高,并增加了能源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压力。为了抑制天然气价格飙升和市场波动,欧盟上个月提出了一项“市场修正机制”。

该机制规定,如果作为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的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价格连续两周超过每兆瓦时275欧元(288 美元),并且TTF价格在上述两周内连续十个交易日较液化天然气指导价高出58欧元,则上限水平将被触发。

作为欧元区金融稳定的守护者,欧洲央行承认限价机制的目标是缓和极端的价格水平和波动性,但警告称,这些规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2、哈萨克斯坦将建设一座

价值1.4亿美元的天然气化工厂

据MRCHUB网站12月7日莫斯科报道,根据国际文传电讯社(Interfax)援引哈萨克斯坦工业和基础设施开发部的新闻报道称,该国预计将在西哈萨克斯坦地区建设一家生产甲醇的天然气化工厂,作为1.4亿美元项目的一部分。

该报道表示,哈萨克斯坦公司Zhaik Petroleum LTD在会议期间与中方签署了EPC合同。该合同设想在西哈萨克斯坦地区建设一家产能为13万吨的甲醇制气化工企业。

在建设和组装工作期间将创造约500个工作岗位,在设施投入运行后将创造220个永久性工作岗位。该项目的总成本为1.4亿美元。

这家新的天然气化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底开始运营。随后,该项目将进入第二阶段,预计耗资2亿美元,以启动氨和尿素的生产。

3、俄罗斯:瑞典和丹麦拒绝

俄参与“北溪”事件调查

俄罗斯外交部12月8日说,瑞典和丹麦拒绝让俄方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相关调查。

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丹麦和瑞典不敢让俄罗斯参与调查,因为这样全世界就会知道谁对爆炸负有责任。”

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12月2日说,“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需要在俄方相关机构参与下展开透明调查。

9月底,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条“北溪”管道在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4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9月26日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

丹麦哥本哈根警察局10月说,初步调查显示两条“北溪”管道泄漏为强烈爆炸所致。

瑞典检方11月说,调查人员在“北溪”管道受损部分的现场发现爆炸物痕迹,这证实“北溪”管道遭到蓄意破坏。俄方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呼吁继续调查以找出幕后黑手。

“北溪-1”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

4、外媒:土耳其明日将与俄协商

寻求以低于7.5折价格进口天然气

据彭博社12月8日报道,土耳其高级官员表示,土耳其将于当地时间12月9日在安卡拉与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会谈,从而寻求以低于7.5折的价格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报道称,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可以缓解土耳其新里拉的压力。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土耳其官员说,土耳其希望折扣适用于2023年的交易,以及2022年以前支付的部分交易。这些官员说,如果土耳其不能获得理想的折扣,那么它将寻求在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交易中推迟付款,最好是推迟到2024年。

报道还称,尽管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俄乌问题上保持谨慎态度,土耳其与俄罗斯的经济和能源关系正在加强。埃尔多安此前赞同普京的建议,即在土耳其建立一个新的天然气枢纽,将能源输送至欧洲。不过,部分欧洲官员拒绝这一想法,他们指责普京将能源供应作为一种武器加以利用。

5、乌兹别克斯坦

完全停止天然气出口

当地时间12月8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天然气公司发布消息称,由于近日来受寒冷天气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完全停止了该国的天然气出口,以保障国内的需求。

此前,乌兹别克斯坦制定了2022年3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出口量计划。就目前来看,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出口量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二。

由于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每天的天然气缺口达2000万立方米。

6、欧洲天然气消费量

比五年平均水平低24%

油价网12月5日消息称,11月,欧洲天然气需求较5年同期平均水平低24%,主要原因是价格高企导致工业需求减少。

对于欧洲各国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来说,天然气消费量的下降可能是一个好消息,它们正在努力确保整个冬天都有足够的天然气供应,并可能有一些储备,以便为2023/2024年冬季开始储备。

今年秋季,欧盟(EU)继续削减需求,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大宗商品分析公司ICIS的估计数据称,欧盟11月份的消费量较5年平均水平下降24%,10月份降幅同样大。

ICIS欧洲天然气首席分析师Tom Marzec-Manser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工业正在推动天然气消费量的最大下降,这完全是明确的市场定价的结果。”

尽管消费减少,尽管很大程度上是需求破坏的结果,但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上周开始再次上涨,此前几周天气较往常温暖,较为平静。随着11月底和12月初首次出现真正的寒潮,欧洲和英国的基准天然气价格再次上涨,原因是北欧大部分地区的风力发电量低,法国核电供应减少。

如今,欧洲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寒冷天气,天气预报显示,北欧和英国的冬季开局将比往年更冷,欧洲维持照明和供暖的能力将面临考验。周一,由于低风速和低温持续,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

7、荷兰天然气消费量骤降

进口量大增

荷兰中央统计局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荷兰天然气消费量近期急剧下降,而进口量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10月期间,荷兰全国消费天然气73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7%,与过去五年均值相比则减少30%。然而,荷兰同期天然气进口量增加15%,其中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几乎翻了一番。荷兰通过船运进口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分别占比52%和16%。

荷兰中央统计局说,高昂的天然气价格是天然气消费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石油和化工等大型工业企业消耗的天然气量明显下降,比去年同期减少26%。

另据荷兰中央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荷兰通胀率虽然从10月的14.3%下降到11月的9.9%,但仍在高位运行。通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增幅相对减少,能源价格在11月份同比增长70%,而10月份同比增幅高达173%。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