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速览要点
本周(2023.3.3-3.9)要闻如下:
国内要点
国际要点
欧盟打造天然气采购同业联盟
欧盟4月开始“组团”购买天然气,将与美非等供应商签首批合同
冯德莱恩:俄天然气供应减少后,欧盟能源账单去年夏天暴涨300%
和美媒同一天,德媒曝“北溪”被炸新料:破坏由6人团体实施
德国国务秘书:停止进口俄天然气 给德国带来巨大压力
雪佛龙CEO:俄乌战争已从根本上改变天然气市场
丹麦学者:“北溪”爆炸严重破坏海洋生态 暂无合适补救措施
1、今年两会“双碳”热度不减
完善碳交易市场备受关注
中化新网讯,今年全国两会举行期间,“双碳”继续保持了去年的高热度,依旧成为热点词汇。来自石油和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就推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并对完善碳交易市场给予了重点关注。
围绕如何推动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关于支持石化行业推进落实“双碳”目标的提案》中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从国家层面统筹成立“双碳”产业技术联盟,汇集资源进行研发;二是完善“双碳”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三是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路径,如通过氢能、光能、风能、核能与化工园区耦合等新技术实现园区碳中和。
围绕“双碳”标准体系建设,戴和根表示,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体系,在能源计量和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体系。这些对摸清碳排放底数、科学合理制定碳排放控制目标、融入国际碳交易市场有一定的制约性。他建议建立完善“双碳”标准体系,加快出台石化行业实现标杆值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在统一标准下推进落实降碳减碳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齐鲁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韩峰认为,由于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配额分配不够科学合理、管理层级不够完备、交易品种较为单一等问题,难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对此,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交易规则,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建立碳交易的合理指标分配和定价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出台政策对减排达标的企业给予配额奖励。二是健全完善碳市场管理层级,鼓励集团型企业统筹做好下属企业碳排放配额内部平衡和碳市场平台交易。三是进一步丰富碳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四是尽快实质性恢复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一级市场交易机制。五是加快推进除发电行业外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机制的建立健全,完善相关行业监测、报告、验证(MRV)指南。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说:“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面临企业碳排放监测体系较弱,未形成有效的碳市场价格机制,市场参与主体单一、交易不活跃,交易品种有限,碳交易法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钱锋建议,完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机制;提升碳市场价格杠杆功能,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完善碳交易市场法律法规,研究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更好发挥碳交易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功能。
2、国家发改委:增加能源生产供应
保持能源价格稳定
中新网3月6日电 ,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2023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带动能源需求稳定增长,区域性、时段性能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为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国家发改委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综合施策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加能源生产供应。持续提升电力供给能力,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配套建设必要的调峰电源,统筹增加发电有效出力。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入,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稳定煤炭生产供应,加强清洁高效利用。保障能源进口多元稳定。
二是持续夯实能源储备。建立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构建稳定高效的油气储备系统,持续提升全国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
三是保持能源价格稳定。密切关注能源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以煤炭为“锚”,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多措并举抓好煤炭价格调控监管,通过稳煤价进而稳电价,努力稳住国内能源价格“大盘”。
四是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推动发电供热用煤、民生用气中长期合同实现全覆盖。统筹做好煤炭、天然气、电力、成品油等能源互济互保,加快提升能源顶峰保供能力。加强电力供需监测预警,进一步细化需求侧负荷管理预案,牢牢守住民生用能底线。
3、加快推进碳市场立法进程
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宗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从成熟经验来看,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一般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杨宗儒表示,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期货市场可以发挥五方面作用。一是形成公开、透明的远期价格,引导企业合理规划产能,做好长期减排规划。二是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减排规划,保障企业稳定经营。三是提升碳交易活跃度,扩大碳市场边界和容量。四是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绿色投资。五是提升定价影响力,建立独立自主的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发展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充分发挥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推动市场和政府更好结合,杨宗儒建议深入研究成熟市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推动中国式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具体来看,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加快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给予市场稳定预期。碳现货市场健康发展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基础。
杨宗儒建议,加快推进碳市场立法进程,尽早推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奠定法制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市场发展规划,明确相关政策调整节奏和强度,为碳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同时,切实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严查数据造假,建立长效数据质量监管机制,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和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数据质量管理责任。
其次,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全国碳市场。
杨宗儒表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通过各类交易者的撮合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等方式,可提供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进而提升碳市场运行效率,并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减排规划,保障企业稳定经营,为技术进步提供坚实支持。
最后,强化期现联动,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碳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碳现货市场往往同步发展并相辅相成,欧盟碳现货上市3个月后就推出了碳期货交易;美国RGGI(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碳市场体系中的期货交易甚至早于现货出现,为碳现货初次拍卖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杨宗儒表示,成熟市场经验对我国建设碳衍生品市场及期现协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广州期货交易所作为以服务绿色转型发展为使命的创新型交易所,在支持碳期货市场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杨宗儒建议,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碳定价体系,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4、1-2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
同比下降 煤、原油增长
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1至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人民币值)》显示,1-2月份,我国煤及褐煤、原油、成品油进口量、进口额均同比增长;天然气进口量、进口额则均同比下降。
1-2月份,我国进口煤及褐煤6,064.2万吨,同比增长70.8%;进口额达574.3亿元,同比增长51.5%。
1-2月份,我国进口原油8,406.4万吨,同比降低1.3%;进口额达3,411.7亿元,同比增长2.4%。
1-2月份,我国进口成品油531.4万吨,同比增长14.4%;进口额达220.5亿元,同比增长1.2%。
1-2月份,我国进口天然气1,792.7万吨,同比降低9.4%;进口额达824.3亿元,同比降低1.8%。
5、中海油正式发布“璇玑”
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
3月3日,记者从中海油“璇玑”高端油气技术装备发布会上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璇玑”系统成功实现1000口井作业、100万米钻井总进尺,关键作业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中国高端油气钻井技术实现里程碑跨越。
“璇玑”是中国海油历时十余年自主研发的革命性钻井技术,由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两大技术组成。自投用以来,“璇玑”系统作业足迹遍布我国四海海域以及新疆、山西等陆地油气田,并出口至印尼、伊拉克等国家,多次完成大位移水平井、三维防碰井等高难度钻井,不仅全方位验证了“璇玑”系统的技术可靠性,也有力推动了我国自主高端油气装备走向海外,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6、广州2035年管道天然气覆盖率
预计提高至85%以上
中新网广州3月6日电,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6日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日发布的《广州市城市燃气发展规划(2021-2035)》(简称:《规划》)至2035年,广州市管道天然气覆盖率预计将提高到85%以上。
《规划》明确,至2025年,广州将形成气源供应多元、城市内部互联互通、运行安全可靠的燃气供应保障体系;至2035年,广州将建成与邻市互联互通、城乡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开放融合的现代城镇燃气供应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广州市外围区域天然气管网建设相对较薄弱,规划重点解决覆盖问题;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相对较完善,规划重点为构建输配能力更强的环状中压管网。规划加强各行政区连通管建设,加强各燃气企业间燃气管道的互联互通,打造“全市一张网”。至2025年,全市管道天然气覆盖率将提高到80%以上;至2035年,广州市燃气供应呈“管道天然气为主,瓶装液化石油气为辅”的局面,天然气优先供应居民、公建及商业用户,管道天然气覆盖率将提高到85%以上。
国际要闻
1、欧盟打造天然气采购同业联盟
她说,为应对供应缺口,欧盟各国设法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购买更多天然气,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将燃气消耗量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