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天然气资讯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然气资讯

一周要闻 | 天然气行业热点速览

来源: 更新:2023-10-31 20:45:53 作者: 浏览:571次
国内要闻

 

1、中方再次回应波罗的海

天然气管道受损

针对中国集装箱船只成为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事件的重点调查对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0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希望有关方面早日查明事实的真相,中方愿意依据国际法提供必要的协助。

芬兰警方10月24日表示,本月早些时候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与一艘中国集装箱船拖拽大锚有关,这是意外事故还是蓄意行为仍在调查当中。芬兰外交部已通过外交途径联系中方,希望中方协助联系该船只。

毛宁25日回应说,中方一贯主张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维护跨境基础设施的安全,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中方同芬兰等方面保持着顺畅的沟通,事件还在调查中。我们希望有关方面本着客观、公平、公正、专业的原则,早日查明事实的真相。中方也愿意依据国际法提供必要的协助。” 毛宁表示。

当地时间10月8日,天然气管道“波罗的海连接器”芬兰运营商Gasgrid宣布,当日凌晨,芬兰和爱沙尼亚间海底天然气管道因压力异常下降而被关闭,这表明管道存在泄漏。

“波罗的海连接器”是埋设在芬兰湾底部的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天然气管道,长约80公里。这条管道于2019年12月投入使用。运营商称,该管道埋设的最深处在水下约100米处。

2、中石油:土库曼斯坦向中国输送的

天然气总量已达到380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启军10月25日在阿什哈巴德表示,截至2023年9月土库曼斯坦已向中国提供了总价值达760亿美元的38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侯启军在线上举行的第28届国际会议和“2023土库曼斯坦石油与天然气”展会上发言时说:“中国与土库曼斯坦是国际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这种合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侯启军强调说:“我们需要在天然气领域积极发展互利合作。截至今年9月,土库曼斯坦与中国之间的天然气贸易量超过了3800亿立方米,贸易额达760亿美元。”

他特别指出:“中国连续12年是土库曼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土库曼斯坦是向中国出口管道天然气的最大出口国”。

他说,中土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

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于2009年12月启用。

3、我国发现首个千亿方

深煤层大气田

10月23日,中海油发布消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神府深煤层大气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主要埋深2000米左右,单层厚度在6米至23米之间,每吨煤平均含气量达15立方米,目前该区域已部署探井超100口,单井最高日产气量达26000立方米。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的天然气,俗称“瓦斯”。业内通常将埋深超过1500米的煤层气称为深部煤层气。相较于中浅层煤层气,深部煤层气成藏机制及地质条件更加复杂,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地层温度、地层压力和应力都会大幅增长,勘探开发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据了解,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是中海油继山西临兴气田后,三年内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第二个千亿方大气田。据统计,我国埋深在2000米以内的煤层气资源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其中,深部煤层气资源量约占1/3。

4、中石油与中国能建

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3日,中石油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前,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会见了中国能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海良,双方就深化合作交换了意见。

会谈中,戴厚良对宋海良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中石油坚定不移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扎实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在新能源业务规划设计、海外新能源业务发展、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贡献力量。

宋海良介绍了中国能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他表示,中国能建与中石油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前景广阔,希望双方携手共进、开拓创新,深化新能源项目开发、调峰燃气发电、海洋能源、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5、中海油前三季度实现

归母净利润976亿元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23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人民币976亿元。

根据中海油当日披露的数据,前三季度,公司成本管控良好,桶油主要成本为28.37美元,同比下降6.3%;平均实现油价为76.84美元/桶,同比下降24.2%,与国际油价走势基本一致;平均实现气价为7.92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降2.7%,主要原因是海外天然气实现价格随市场价格下降。

公司产量强劲增长,部分抵消了国际油价下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产量499.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8.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中国净产量达345.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7%,主要得益于垦利6-1和陆丰15-1等油气田产量增加;海外净产量154.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1.8%,主要得益于圭亚那Liza二期和巴西Buzios油田等产量增加。第三季度,公司净产量为167.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0%。

同时,中海油披露的信息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共获得8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21个含油气构造。第三季度,中国海域成功获得中型新发现惠州26-6北,持续扩大中深层储量规模。在开发生产方面,前三季度,公司旗下渤中28-2南油田二次调整项目、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等3个新项目成功投产,其他新项目正稳步推进。

 

国际要闻

1、埃及前外长:巴以冲突

影响油气市场

10月25日,埃及前外交部长纳比勒•法赫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巴以冲突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天然气市场,导致欧洲消费者的能源供应减少。

法赫米说:“任何长期的地缘政治冲击都会对战略商品产生影响,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那么巴以冲突会产生影响吗?有可能。”

法赫米指出,冲突已经影响到了天然气市场,从以色列发运到埃及并转化为液化天然气运往欧洲的量已经减少。

此外,在被问及巴以冲突是否有扩大的危险时,法赫米回答说:“鉴于持续的暴力水平,我不排除冲突会进一步扩大。战场上的任何严重事件都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这将导致第三方介入。”

2、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调查

保加利亚-土耳其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10月23日报道,欧盟正在对保加利亚国有公司Bulgargaz EAD和土耳其石油管道公司BOTA?之间的一项天然气运输协议进行调查,认为该协议可能具有垄断性。

欧盟委员会周一表示,已向上述企业发出信息请求,如果发现有证据表明该协议违反了旨在防垄断的欧盟规则,将“毫不犹豫地采取适当行动”。

保加利亚称,欧盟要求提供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供应细节上。多年来,保加利亚主要依赖俄罗斯管道供应天然气。去年乌克兰危机后,保加利亚拒绝以卢布支付,供应因此被切断。随后保加利亚与土耳其达成协议,为巴尔干国家提供了替代供应,但因部分细节未透明公开,有分析认为这幕后可能仍是俄罗斯的供应。

3、俄副总理:“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

或于2024年上半年开建

10月24日,俄罗斯副总理,俄蒙政府间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维多利亚·阿布拉姆琴科对媒体表示,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将批准俄罗斯途经蒙古国通往中国的“东方联盟”号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建设工作可能会在2024年上半年启动。

阿布拉姆琴科在谈到关于“东方联盟”号天然气管道设计工作的问题时称:“我们正按计划进行,我们没有偏离。初步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设计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明年第一季度将批准项目设计文件。之后,可以开始施工。”

阿布拉姆琴科在回答2024年上半年甚至第一季度是否可能开建的问题时称:“是的。”

“东方联盟”号天然气管道是一个跨越蒙古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这条管道将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俄罗斯和蒙古国政府间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第25次会议于10月23日在乌兰巴托举行。会议结束后,俄罗斯和蒙古国签署了关于海关发展、教育、科学和人文领域的六份合作文件。

4、芬兰怀疑中国集装箱船拽锚致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

芬兰警方10月24日表示,本月早些时候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与一艘中国集装箱船拖拽大锚有关,但现在断定这是一起意外事故还是蓄意行为还为时过早。

芬兰国家调查局调查负责人、稽查警司里斯托·洛希在2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调查人员看到海底有一条1.5至4米宽的拖痕延伸到管道的受损点。一个重达6吨重的大锚就丢在受损点附近。锚中有痕迹表明它曾与管道有过接触。

芬兰国家调查局局长拉尔多特表示:“这是否是蓄意的、疏忽的、航海技术不佳的行为,是下一阶段调查的重点。但在现阶段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

芬兰警方称,悬挂香港旗帜的货船“新新北极熊号”是重点调查对象,因为这艘169米长的船只在波罗的海的航向和位置与管道损坏的时间和地点相吻合。

芬兰警方还透露,已经确定“新新北极熊”号实际上少了一个前锚,曾试图联系该船,但没有成功。据称,芬兰外交部与中国外交部联系想让其协助联系该船。

“海上交通”网站显示,“新新北极熊”号目前正在俄罗斯北部水域航行,可能正在通过北海航线返回中国。

5、IEA连续第四年下调

全球天然气需求预测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到2040年,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大份额,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低于预期,而俄罗斯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份额将下降。

IEA在其最新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连续第四年下调了对天然气消费的预测。IEA目前预计,到2030年,所有预测情景下的天然气需求都将达到峰值,“此后管道或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增长空间很小”。

IEA的这一展望表明,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在俄罗斯于去年中断对欧洲出口管道天然气之后,欧洲已经减少了天然气需求。另外,在欧盟对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下,欧洲地区去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创纪录地下降了550亿立方米。IEA表示,到2030年,欧洲地区将再减少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量。

与此同时,美国和卡塔尔正在增加液化天然气供应,帮助保持市场上的供应充足。IEA指出,由于液化天然气供过于求,曾经是欧洲最大天然气供应国的俄罗斯正在失去市场份额。IEA表示:“俄罗斯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非常有限。”该机构表示,2021年俄罗斯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所占份额为30%,在其基本预测情景下,到2023年,俄罗斯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份额将减半。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