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21日,IG品牌万里行组委会荣幸地受邀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2024年东南亚钢铁协会“东南亚绿色钢铁高峰论坛”。在此期间,许欣先生发表了题为“《老子3R(道德经三观)对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启示》”的精彩演讲。会后,许欣先生与东南亚钢铁协会秘书长YEOH WEE JIN秘书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此外,YEOH WEE JIN秘书长与许欣先生探讨工业气体技术在钢铁行业应用的新技术,希望加强与中国气体业界交流与合作,也欣然接受邀请出席于2025年6月18日至20日在杭州举行的IG CHINA(国际气体展)开幕式。
为了与气体行业的同仁们分享跨行业信息,本期年终盘点是东南亚钢铁协会发布的市场报告,供参考。
许欣先生(左)与YEOH WEE JIN秘书长(右)合影
随着2024年的落幕,东南亚钢铁市场迎来了年终盘点的时刻。在全球经济波动和区域发展新趋势的双重影响下,本年度东南亚钢铁行业呈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变化。以下是对今年东南亚钢铁市场表现的综述,涵盖了经济增长、产能变化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关键领域。
一、东南亚各国钢铁经济增长概览
2024年上半年,东盟六国上半年需求增⻓9.6%;钢铁需求在 2024 年上半年显示出复苏迹象;除泰国和新加坡外,钢材的最大市场在越南、印度尼⻄亚和泰国。
预计未来2年内东盟六国的需求将上升,东盟六国的钢铁需求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 7670万吨,到2025年将达到7950万吨;预测中国地区面临重大⻛险(高通胀、需求放缓导致价格波动)
二、各国钢铁产能差距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带来的影响
东南亚各国钢铁产能存在明显差距。2022年东盟六国粗钢产能分布显示,越南以2700万吨的产能位居首位,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分别以1730万吨、1700万吨、1500万吨、400万吨和90万吨的产能位居其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对东南亚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印度钢铁产能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未来可能会冲击中国和东南亚钢材市场。印度的低价钢材已经开始影响东南亚市场,特别是对越南市场的热轧卷构成了打压,导致越南本地钢厂热卷价格承压严重。
三、东南亚各国钢铁市场发展趋势与观点
东南亚钢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出巨大的消费潜力。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钢铁产能有望扩大至1.648亿吨,新增钢铁产能8430万吨,其中中国企业的投资建厂是新增产能的主要来源。东南亚钢铁协会预计2024年东南亚地区的钢材需求量将达到7650万吨,同比增长3.7%。预计2022-2026年东盟主要用钢国家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3.65%,其中主要驱动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然而,东南亚钢铁市场也面临着挑战,包括产能过剩问题和向“绿色钢铁”转型的压力。尽管需求预计持续增长,但产能过剩的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的钢铁生产力和相关产业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此外,东南亚钢铁出口面临向低碳、环保等“绿色钢铁”方向转移的挑战,若不能转型,将抑制东南亚国家未来的钢材出口潜力。
SEAISI关于推动绿色钢铁投资因素的研究发现
• SEAISI 今年早些时候研究了20项重大投资
• 主要投资-从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开始。东盟正在规划一些项目
• 技术转变-将高炉转炉系统转换为DRI-EAF或EAF -从天然气DRI开始到氢气DRI
对DRI-Smelters的举措
• 第一批投资新技术的先驱,占全球产量的1.7%(32/18.88亿吨),其中50–6的项目资金来自欧洲能源转型的需求
能源转型的需求
• 向绿色钢铁转型从天然气开始
• DRI 技术可以使用天然气并过渡到氢气,但改用氢气还不经济
• 无法轻松廉价地获得天然气的公司将无法实现经济转型
综上所述,东南亚钢铁市场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展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需要应对产能过剩和环保转型等挑战。
来源:东南亚钢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