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行业新闻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气体人】陈亚平: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打造世界级气体检测产品的追梦人

来源: 更新:2025-03-18 14:56:04 作者: 浏览:119次
文/慕容素娟采编团队
主编介绍:慕容素娟,大话芯片研究院院长,书籍《芯人物(一)》、《芯人物(二)》、《芯火燎原---芯片人才自主培养探路》、《中国智慧家族产业启示录》等作者。曾就职于华为公司、中国电子报社等机构,在科技产业深耕十多年。

【本期人物】陈亚平,现任上海昶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职称。自2004年公司创立以来,他带领昶艾科技团队研发出了多款高科技产品,包括3D离子流氧/湿传感器、燃料电池式(电化学)微量氧传感器、电容式露点传感器,以及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和等离子发射检测器(PED)等。这些产品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电子制程和气体分离(空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为相关检测技术领域填补了技术空白。同时,陈亚平也是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气体分析分会的委员,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拥有十余项发明专利和近百项实用新型专利。此外,他还参与了《现代在线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一书的编写,为行业的技术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示:上海昶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亚平

在2008年我国向世界倡导的绿色奥运中,离子流高温湿度仪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力量,为奥运的绿色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这一庄严而神圣的地方,陈亚平带领团队研发的氮分析仪一直默默坚守着,为这里的特定环境提供着坚实可靠的保障。而当南极科考队踏上极地考察的征程时,离子流氧分析仪则成为了他们科研路上的得力助手,一路保驾护航。昶艾的气体分析仪器,广泛活跃于空气分离、化工、环保等多个行业领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安全与效率,更让人生活更加健康、环保。这,正是陈亚平20余年来一直深耕的领域,也是他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

 

回溯往昔,面对未知且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陈亚平毅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逐渐取得成果,每一道难关、每一次挫折,都在考验他的决心和毅力。怀着做出优质产品的初心,陈亚平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工作,展现了勇于面对挑战、永不言弃的精神。无论是资金短缺还是技术难题,他都一一克服。在团队的支持下,他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产品线。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如同指引方向的灯塔,带领他和他的团队在创业路上不断克服困难,稳步向着目标前进。

 

从小立下远大志向 

两次创业不断勇攀高峰

 

陈亚平出生在浙江海盐的一个普通家庭。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有限的生活条件锻炼了他的吃苦耐劳精神;而书本里描绘的广阔天地,则让他心中萌生出一股强烈的渴望: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写命运的轨迹。这颗梦想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他的心田,在岁月的滋养下暗暗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那一天。

 

大学毕业后,陈亚平进入了一家集体企业,从事机械设计工作,主要负责绘图以及产品相关的展会事务。尽管这份工作稳定,但按部就班的生活并未让他满足。几个月后,他开始反复思考,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发展空间,决定要做出改变。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些年的学习与积累,终于为陈亚平带来了一个转折点。当时,他所在的公司计划开拓市场,鼓励年轻人自行创业、自负盈亏,将公司的产品和品牌推向全国各地。然而,这一方案风险较大,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很多,因此大部分人选择了退出创业项目。面对这样的局面,陈亚平却丝毫没有退缩。他坚定地表示:“就算其他人都不去,我也要去。”

 

2000年,年仅20出头的陈亚平,怀揣着工作不到7个月攒下的几千块积蓄,踏上了创业之路。父亲当年的话言犹在耳:“小伙子年纪轻,就该出去闯荡历练。”就这样,陈亚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勇气,开始了他的创业征程。

 

根据前期参与全国展会积累下来的经验,陈亚平毅然踏上了奔赴各地的征程,开启市场调研之旅。他跑遍北京、成都、武汉、深圳等诸多城市,每到一处,他都深入城市的商业脉络,认真细致地比对调研当地的市场需求、消费潜力、行业竞争态势等诸多要素。一路的风尘仆仆,让他对市场有了更准确的认知。在综合考量各方因素后,成都——这座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城市,成为了他创业的“第一战场”。

 

在业务抉择的关键路口,陈亚平充分权衡了自身所深耕熟悉的领域以及一路沉淀积累的业务优势,决定投身电子市场这片蓝海。彼时,他手握全国首创的前沿创新技术,犹如持有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在首次创业过程中,陈亚平接触到了许多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彼此建立了稳固且良好的交流渠道。工程师们看待行业的视角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让陈亚平再次看到了新的机遇。两年后,陈亚平再次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行业体量多少?发展瓶颈在哪?”一番审慎考量之后,他开始为二次创业着手准备。

 

时间转向2003年,陈亚平的创业热情与执着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捕捉,深深感染了他的搭档。2004年,陈亚平与合作伙伴携手,正式创立了上海昶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初期重点开发空气检测、气体分析技术,并随着公司发展逐步拓展至气体分离、富氧环境、能源管理、生物制药、环境精测等各方面高科技技术领域。

 

创立之初,陈亚平满怀热情,事必躬亲,奔波于全国各地拓展业务、了解客户需求、分析解决方案。在公司运营上,他与合伙人联手管理,对产品、员工、各个工作流程都严格把关,力求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极致。

 

朋友们都说,陈亚平为人值得信赖,做事踏实肯干,更有着惊人的毅力与远见。陈亚平极为看重“诚信”二字,他将诚信视为“企业之魂”、“立足之本”。无论是对商业伙伴还是客户朋友,他都始终坚持坦诚相待、实事求是,这也是他对企业品牌的根本要求。搭档间的默契和信任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在创业路上,陈亚平与他的搭档们同心协力,共同书写着辉煌篇章。

 

突破技术瓶颈

重塑国产精品

 

在世纪之交,分析仪器这一技术密集型领域在国内近乎空白,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进口,市场被德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品牌牢牢把控。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就已倾注巨资与人才,力图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组建研发团队扭转这一局面。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国产产品的质量仍未能达到预期,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在陈亚平二次创业初期,核心技术仍然高度依赖进口,需要从国外采购后再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这种模式导致产品实质上是基于国外技术组装而成,使公司在技术上受到外部制约,不仅缺乏定价自主权,还面临兼容性问题。更为棘手的是,国外技术在国内环境应用时常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面对这些挑战,陈亚平决心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他深知,公司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力求打造出品质卓越的“世界级”国产产品。唯有通过自主研发,才能真正打破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从而在市场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图示:研发人员在开发传感器

陈亚平和他的团队始终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从内部质量控制着手,不断研究、突破和开发核心技术,力求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他们特别注重产品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每年,团队都会推出新的科技产品,目标是不仅替代进口品牌,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它们。他深知,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动力。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解决产业瓶颈问题,为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专注的研究,他们在提升国产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掌握核心技术后,“如何赢得客户的认知、信赖并促使他们放心选购”又成为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行业内及用户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以及对国产产品“低质价廉”的固有印象,使得这一目标愈发难以实现。陈亚平的理想是让国内客户认同“中国制造”,信任“中国制造”。他坦言:“这不仅是某一家企业的使命,更是整个行业共同的责任。”

 

图示:昶艾人员进行研发工作

 

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推广国产品牌,陈亚平实施了多元化策略。通过深入的行业洞察和分析,他带领团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和全面的产品线,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他认为,客户需求是公司发展的指南针,“某种程度上,客户在引领我们前行。”因此,陈亚平强调快速响应并解决客户的痛点,通过高效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口碑。

 

对于那些对国产产品质量仍有疑虑的客户,陈亚平采取了免费试用的方式,给予客户充分的时间去了解和评估产品。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客户消除顾虑,还让团队能够收集宝贵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产品。同时,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他注重细节,提出了“高科技产品、简易化操作”的理念,确保产品在技术领先的同时,做到易于使用。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优化用户的整体体验,还显著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坚守初心立志成为世界一流

气体分析检测服务商

 

二十载光阴荏苒,陈亚平和他的团队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践行着“打造世界级产品”的宏伟愿景。回顾这二十年的创业历程,陈亚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深思。

 

他与合作伙伴携手同行,风雨同舟二十余载,二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铸就了昶艾的辉煌成就。陈亚平凭借他的“闯劲”和勇气,带领公司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市场;而他的合作伙伴则以冷静稳健的态度,为陈亚平的“闯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确保公司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能够保持正确的航向。尽管两人性格迥异,但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勤勉努力,追求卓越,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

 

这种默契的合作源于二人之间建立了无条件的坦诚与深厚的信任,双方总是能够换位思考,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他们将公司视为自己的家,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共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这种性格上的互补与共同的价值观,使他们的合作更加和谐高效,也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坚实基石。

 

创业二十余年来,陈亚平对行业动态的密切关注成为了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科技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唯有持续深入探究行业趋势,方能确保始终走在前沿。他始终保持对行业情况的敏锐洞察,致力于洞悉市场需求和用户期望。这种对行业的深度了解,为昶艾的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方向指引,帮助公司不断开发出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图示:品牌视觉升级会议

 

除了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团队的力量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支柱。在陈亚平的带领下,团队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怀揣着共同的志向,以“为社会贡献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一流产品、为员工创造事业平台”的使命,始终朝着研发“顶尖水平”产品的目标迈进。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团队成员毫不退缩,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攀登科技高峰。

 

陈亚平深知,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因此,他为员工提供了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一家科技型创业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上班时间往往难以完成所有研发任务。陈亚平意识到,虽然公司内部的竞争氛围浓厚,但过度的“内卷”不利于团队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例如,设立了扶持基金,提供了购车购房补贴等福利,尽量将公司收益回馈给员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员工的压力,还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持长久的创新力和战斗力。

 

图示:昶艾内部培训

陈亚平始终将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他的带领下,昶艾的团队充满激情,齐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进——践行“立志成为世界一流气体分析检测服务商”的愿景。

 

在明确自身定位、推进国产品牌、打造“世界级产品”的道路上,陈亚平已经行稳致远。他不仅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通过团队建设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昶艾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众多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高科技领域的技术迭代速度之快,产品更新之迅猛,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展望未来三到五年,行业的发展形势将更加严峻,挑战重重。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陈亚平深知,企业若要生存并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精准定位自身的目标领域。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集中企业的力量,主攻那些尚未被广泛开发的细分市场。这些领域不仅与公司现有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而且能够切实解决客户的痛点,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

 

陈亚平相信,通过深耕这些细分市场,将能够获得显著的增量收益,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回顾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陈亚平感慨万千。他们是一群从零开始的草根创业者,没有雄厚的背景或资源支持,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然而,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他们始终坚守初心,脚踏实地,谨慎前行。他们不追求盲目扩张,而是注重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稳步发展。秉持着“客户第一”的信念,他们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用心倾听、用心服务;秉持着“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挑战传统,不断寻求突破;凭借“奋斗拼搏”的勇气,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面对每一个困难,迎接每一个挑战;依靠“团结协作”的基石,他们保持着紧密的团队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鼓励;遵循“利他共赢”的理念,他们追求双赢,让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都能受益;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他们言行一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陈亚平坚定地表示,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坚守初心,勇往直前。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具创新的精神和更高的品质标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为行业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在打造世界级产品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