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工业气体行业变化巨大。经过国有企业公司制深化改革、专业气体生产厂规模扩大,气体产品品种更加多样化、质量大大提升,行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作为行业重要支撑的空分技术设备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国产化步伐高视阔步,不仅满足了国内众多产业的配套需要,而且加快向世界先进水平挺进。
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秘书长洑春干介绍,工业气体行业主要为社会提供专业气体。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专业气体厂因无主体项目,又找不到投资,发展艰难且缓慢。
世纪之交,国内工业气体行业技术水平踌躇不前,工业气体装置生产出的气体产品不易大量储存,部分气体经连续生产后,多余气体必须白白放掉,设备综合利用率低,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不少企业自产自用气体产品,且分散经营的情况比较多,这导致了多种浪费。比如,气体生产装置同时能生产多种气体产品,可企业本身只用一种气体,其余气体基本放空;装置产量大于需用量,多余部分放空;气体生产装置产量规模小、不经济,为保险起见,多数企业都有备机,投资费用高。
洑春干告诉记者,随着上世纪末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深化,原附属于国有大公司、大企业的一大批气体分厂从主业中剥离出来,纷纷走向市场,成为工业气体行业的生力军。盈德气体、杭州杭氧、苏州金宏气体、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上海宝钢气体、哈尔滨黎明气体、福建九策气体等企业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国内工业气体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供气模式和市场销售方面与跨国气体公司进行竞争,同时随着市场深度整合重组,促进了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崛起壮大。
1979年,我国引进了国外两种流程的1万等级空分设备技术,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我国国产大型空分技术得到明显提高。1981年,我国成功开发了第四代大型空分设备常温分子筛净化全低压流程,简化了流程,氧气提取率达92%。1985年,我国自行设计开发应用首台增压透平膨胀机,应用于YPN-1200氮液化设备,为增压透平膨胀机广泛应用于空分设备上积累了初步经验。1987年,第五代大型空分设备配套常温分子筛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开发成功,氧气提取率达97%,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我国又成功开发出第六代大型空分设备常温分子筛净化填料型上塔全精馏无氢制氢流程,降低了上塔阻力,操作安全性更高,氧气提取率达99%。1997年,我国成功开发第一套大型内压缩空分设备。我国空分规模经历了从小到大、氧压从低到高不断摸索积累的过程,实现了15000等级内压缩空分的自主开发。
跨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大工业的蓬勃发展,工业气体行业也迎来了历史的春天,气体产品品种和质量以及相应的空分技术设备水平都日新月起、迎头赶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相继实现了从3万等级到12万等级空分技术研发的重大突破,自主优化开发和转型创新齐头并进,不断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
其中,以杭氧为代表的中国空分设备制造商不断攻坚克难,始终把“填补国内空白和打破国外垄断”作为技术创新的目标之一,推动我国国产空分设备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第一套3万立方米/小时空分设备试制成功,首次实现了大型空分设备国产化;2013年广西盛隆8万立方米/小时大型空分设备投产;2017年杭氧6套10万立方米/小时空分成功开车,运行满一年,综合性能指标国际领先。2018年4月18日,在杭氧与神华宁煤研发的10万等级空分设备应用成果专家鉴定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现了10万等级空分设备设计制造、调试和运行技术的突破,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此,中国特大型空分技术设备终于站在了国际第一梯队之列。
此外,随着跨国气体公司进入中国,第三方供气这一国际先进的商业模式也迅速引入国内并开花结果。由专业气体公司来投资、建设和运营空分项目,在满足用户管道气供应的同时,向周边销售液体。这种第三方供气模式在中国市场正在彰显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