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天然气资讯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然气资讯

张玉清:“十四五”,天然气这样发展

来源: 更新:2020-10-29 21:15:15 作者: 浏览:1507次

专 家 简 介

张玉清,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

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国家能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作。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受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兼职教授。

  

世界能源的发展有两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由高碳向低碳逐渐演变。能源的转变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再到油气的转变,未来能源可能是煤、油、气、非化石四分天下。与此同时,能源使用效率在逐渐提高,从过去的分布式到现在集中式+分布式演变,而且智能化、电气化程度逐渐增加也是大趋势。第二个趋势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油气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根据ExxonMobil预测,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大于20%。届时,石油仍然是第一大能源,天然气有可能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

当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未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还将持续攀升,能源供应安全早已提上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业需要怎样进一步发展,又该如何深化天然气改革,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稳健发展?

我国天然气市场潜力较大

2019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3.98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根据BP预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达到4.35万亿立方米,2035年将达到5.05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为需求增长主力。2035年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增需求量将达到5600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需求增量的40.6%;北美与中东新增需求均超过2500亿立方米;欧洲、独联体国家需求增量与增速较平缓。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天然气消费量逐年上升,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日趋攀升。2004—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约18%,年均增量约114亿立方米。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投产,标志着天然气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0—201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12%,年均增量220亿立方米;2010—201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速7%,年均增量89亿立方米;2010—2019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年增速26%,年均增量130亿立方米。2019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2.3%。

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通过对2004—2018年天然气消费增速与GDP增速分析,两者增速走势变化正相关。2008年、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由14.2%降至9.7%和9.4%,相应天然气消费增速由24.6%降至16.1%、15.5%,2017年GDP增速由6.7%增至6.9%,天然气增速由7.2%增至17.9%。

价格也是影响天然气消费的关键因素。以江苏为例:天然气非居民门站价格于2015年11月20日大幅下调0.7元/立方米,2016—2018年江苏省天然气年均消费增速超过20%,成为历史增速的最高点,特别是天然气发电用气量得到了大幅增加。2018年之后随着上游调整销售价格,2019年消费增速出现放缓。

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仍存在较大空间。2019年,中国天然气人均消费量为22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4%,为美国的8.1%、俄罗斯的6.4%。因此,我国天然气的消费增长潜力很大。

“十四五”期间,除了城市燃气、工业燃料持续增长之外,需要重点开拓的市场领域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与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项目、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东部地区调峰电站、热电联产项目(主要是俄气东北市场)等。在交通领域,鉴于LNG具有清洁高效的优势特点,特别是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限硫令于2020年1月生效,将加快推动LNG在船舶燃料中的应用;同时,需要加快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标准规范问题。LNG重卡与传统柴油车相比,其排放量大幅度降低;鉴于国际LNG价格低位徘徊,LNG重卡在公路货运方面将具有竞争优势,发展潜力较大。

跨国公司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今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仍持续增长。1—6月,我国进口天然气约4836万吨,同比增长3.3%,其中6月份进口833万吨,同比增长10.8%;上半年生产天然气9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其中6月份生产1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2020年4月17日,BP中国与佛燃能源签署《天然气购销关键条款协议》;2020年7月9日,广东能源集团与Diamond Gas Internation(三菱商事全资子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BP与新奥集团签署《天然气购销协议》。

多举措保障供应安全

2019年,全球LNG出口3.55亿吨,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位列前三位。从新增LNG产能来看,2019年全球新FID项目年液化能力高达约950亿立方米,投资创历年来历史纪录。当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的项目建设有可能会推迟;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天然气需求影响也很大。LNG产能已明显过剩,2019年全球LNG液化能力增至4.31亿吨,同比增长9.5%,过剩超过7000万吨。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虽然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国际LNG市场供需总体将呈现更加宽松态势或者是供需宽松是大概率。

“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供需或将呈宽松态势,但仍需警惕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的能源安全问题,应积极拓展天然气供应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首先,需要继续增储上产,提高国产气产量。我国天然气探明程度较低,处于勘探早中期、储量高位增长阶段。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探明率约16%,非常规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大,处于增储上产的快速发展期;探明未动用储量超过5.0万亿立方米,有相当一部分储量是可以投入开发利用的;页岩气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勘探开发实践证明,页岩气是“十四五”期间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国产气量大幅提升。2019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约17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高于消费增速。

其次,要增加进口气源。2019年12月,中俄东线管道建成投产,输气能力为每年380亿立方米,每年增加50亿立方米,5年达到设计能力,可有效缓解冬季供气紧张的问题。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东南沿海进口LNG接收站建设,进口能力将逐步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经济恢复尚需时日,国际LNG供大于求、现货价格低位徘徊是大概率,是中国增加LNG现货进口以及签署中长期合同的良好机遇。

再次,利用市场优势降低进口气价。目前,我国已建设中亚输气管道ABC线、中缅输气管道、中俄东线输气管道,沿海地区已建成多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超过8000万吨/年。同时,一批LNG接收站正在建设之中,接收能力将逐步提升。周边国家天然气资源丰富,对向我国扩大管道气出口规模也有很强意愿。中国既有扩大LNG进口的选择,也有增加管道气进口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市场优势,研究策略、优化选择、多元进口、降低气价、提高天然气与替代燃料的竞争性。

然后,研究发挥气田的调峰作用。“十三五”以来,我国储气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加上LNG等储备,天然气储备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底有效储气量超过160亿立方米,约占消费量的5.0%左右。但仍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储备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应急保供的能力。

荷兰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其格罗宁根大型气田应急调峰作用十分显著,夏季压产、冬季全力生产,既起到调峰作用又延长气田开发寿命。应在我国塔里木、四川、长庆、青海等大气区优选规模整装高效气田,积极研究探索作为调峰气田问题的可行性,提高冬季调峰保供的应急能力。特别是在全球LNG现货价格低位徘徊的情况下,应该最大程度的扩大LNG现货进口量,夏季适当压减国内天然气产量,冬季用气高峰时满负荷生产,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深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天然气产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油气勘查区块公平公开竞争出让办法,实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并完善油气地质资料公开和共享机制。改革的目标是避免“勘而不采、盘活存量”,早日形成竞争性的勘探开发市场,通过竞争推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增加商业性可采探明天然气储量,为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当前应着力做好下面五项工作。

一是有序开发市场并做好需求侧管理预案;

二是推动管道互连互通、提高联合保供能力;

三是推动基础设施(包括输气管道和LNG接收站)公平开放、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

四是针对LNG集装箱储运新业态,适时修改、制订标准规范,并支持企业先行先试;

五是对地下储气库的垫底气和作为应急调峰的LNG给予政策支持。

从长远看,首先要加大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的力度。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生产天然气2.1万亿立方米,探明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约为26.6%。现有储量多为低品位储量,开发难度大,需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包括混合所有制、工程服务市场化、差异化的财税政等,努力增加国内产量,减缓对外依存度的过快增长。

其次,要积极推动油气体制改革,探索强制性的区块退出政策,完善区块退出机制,推进油气区块(矿业权)流转,构建现代油气勘探开发市场,不断盘活存量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开发成本,推进天然气的增储上产。

再次,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进一步做好资源引进工作。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潜力更大。美国页岩气革命和一系列重大的勘探发现,打破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大大增加了天然气供应,相当长时期内国际天然气市场将处于供需宽松的态势。我国作为天然气市场战略买家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因此,要利用好我们的市场优势,特别是周边国家天然气资源丰富,有扩大管道气出口的强烈愿望,LNG资源国和出口商也看重我国是潜在的大市场。我国既有增加管道气进口的选择,也可在沿海地区扩大LNG进口。我们要充分利用市场优势、统筹规划、优化选择、采取多元化的策略,最大程度的降低进口成本,以利于市场开发和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然后,要处理好油气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油气田开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实行绿色开发。同时,地下资源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环境敏感区域内的资源,通过采取恰当措施是可以实现绿色开发的,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加快天然气期货产品上市

近几年,世界天然气期货成交量快速增长,影响力逐渐加大。2019年Henry Hub期货成交量超过1亿手,对应天然气气量大概是29万亿立方米,超过当年全球消费量的7倍, 荷兰TTF成交量是0.18亿手,同比增长90%,表现为天然气价格“气—气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

天然气的贸易价格与油价挂钩的比例越来越小。美国页岩气的大量生产和出口,使得Henry Hub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的一个重要参考。2019年全球长期贸易合同中,约有68%的价格与石油价格挂钩,24%与Henry Hub价格挂钩。新签LNG贸易合同当中,与布伦特挂钩的比例占23%,与Henry Hub挂钩的占到32%,与荷兰TTF挂钩的占到15.5%,与油价挂钩这种比例在减少。

因此,我们要加快研究期货产品上市,培育参考价格、助力管理风险。我国是一个天然气进口潜在的大市场,所以要利用好我们战略买家市场的优势提高我们对价格的影响力。

近年来,各种能源期货品种相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2004年8月燃料油上市,2013年10月石油沥青上市,2018年3月原油上市,今年3月液化石油气上市,今年6月低硫燃料油上市,大大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管理风险。我们应该加快研究天然气期货问题,使天然气期货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一个重要的上市品种。

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以来,运行较为平稳、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功能逐步发挥,成交量、持仓量持续上升,境外客户参与度日渐活跃。原油期货上市运行经验,可供天然气期货借鉴。

目前,天然气期货上市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了,应加快推进这个品种的上市进程。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