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领先。2020年,国内集成电路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考验,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但地缘贸易摩擦也为集成电路全球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自循环蒙上了不确定性的阴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专访时表示,全球市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组成,无论是集成电路产品出口还是消费电子等包含集成电路器件的产品出口,都为集成电路带来利好。但是,对于全球化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要有所预判,有所准备。
“集成电路是全球化的产业,在近年的地缘贸易摩擦中,国内一些集成电路企业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政策制约,甚至无法为本国其他企业服务。在这方面,希望政府能够有更多的预判,做更多的预案。”周玉梅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建议多部门联合应对全球化风险
2020年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一年,也是国内集成电路在技术创新和销售收入上不断取得突破的一年。
周玉梅表示,国内集成电路销售在2020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提振了业界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信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对集成电路形成利好,“8号文”(《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更是令业界感到振奋。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集成电路是全球化布局的产业,国际市场和全球化过程中的风险挑战,也会对国内政策激励的作用和效果产生影响。
“在支持集成电路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全球化遇到的瓶颈,尽可能规避或降低地缘贸易摩擦对集成电路发展的遏制和阻力,才能将集成电路的支持政策用到极致、用到最好。”周玉梅说。
集成电路是一个技术交叉授权的产业,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对集成电路的技术研发有所贡献,这既是集成电路发展的基础,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国家基于知识产权优势推行贸易保护和国际市场竞争政策。
周玉梅指出,国内集成电路企业作为后发势力,往往缺乏对于国际贸易政策法规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在贸易摩擦中处于不利地位。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对风险点进行研究,向国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集成电路的国际贸易涉及电子信息、科技、商务、外交等多个领域,希望国家层面上能够设置一个联合的机制或机构,为企业提供咨询或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担忧和诉求。”周玉梅说。
应对“缺芯”需产业链多方配合
从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全球性的“缺芯潮”愈演愈烈,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产业面临芯片供应压力。
周玉梅指出,“缺芯”问题一方面对集成电路企业的供货周期和供货能力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国内集成电路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对于供应链的堵点断点,要有一个具体的研判。有一些是供应链确实存在薄弱环节而导致的,必须发力解决。有一些是半导体供需市场导致的周期性问题,要按照市场行为应对。”周玉梅表示。
晶圆产能紧缺和芯片缺货,也导致了下游厂商的恐慌性囤货。周玉梅指出,备货情况直接影响到芯片企业的运营资金,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芯片企业要充分考虑下游企业的产品市场,规避因生产成本提高、备货增加而影响企业自身的资金链安全。
“希望产业链多方配合,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和研判,包括上游产能情况介绍,下游的产品计划,让产业链中游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或者产品提供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规划,提升资金链安全程度。”周玉梅说。
全球化和供应链的风险挑战,再次凸显了基础和核心技术攻关的紧迫性。周玉梅表示,集成电路产业要始终将基础研究作为重点。除了立足长远未雨绸缪,也要关注现阶段和临近的关键核心需求,通过基础研究或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把技术做扎实,推动集成电路的高质量发展。
多年以来,周玉梅持续倡导并推动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去年年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被批准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在专访的最后,周玉梅再次表示,希望各方重视并推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希望有更多有条件的高校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希望更多学生报考这个专业,让集成电路的人才储备更加丰富。”周玉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