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天然气资讯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然气资讯

一周要闻 | 天然气行业热点速览

来源: 更新:2022-10-09 19:13:42 作者: 浏览:1005次

一分钟速览要点 

本周(2022.9.26-10.7)要闻如下:

国内要点

  1. 国家发改委:1-8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428.9亿立方米

  2. 中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 管网规模超18万公里

  3. 国家能源局: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将达到21万公里

  4. 国内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开通运行

  5. “海基一号”投产刷新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新高

  6. 滨海投资拟以3446.84万元收购南京金屏燃气全部股权

  7. 中石化实现首次国内船舶甲醇加注

  8. 广东发布CCUS规划研究报告 已开展商业化探索

  9. 中国氢价指数体系首批“长三角氢价格指数”发布

 

国际要点

  1. “北溪”管道爆炸最新消息: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

  2. 瑞典封锁“北溪”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展开刑事调查

  3. 德国和荷兰将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

  4. 俄气: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多次违反天然气供应合同

  5. 俄罗斯暂停向意大利供应天然气

  6.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开始向波兰输气

  7. 挪威将派军队保护本国油气设施

  8. 希腊-保加利亚天然气管道启动商业运营

 

国内要闻 

1、国家发改委:1-8月,全国天然气

表观消费量2428.9亿立方米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428.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6%;全国成品油消费量22579万吨,同比增长0.7%。

2、中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

管网规模超18万公里

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28日正式开工,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中国天然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新疆乌恰县,止于宁夏中卫市,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本次开工的吐鲁番—中卫段是该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745公里,管道年设计输量150亿立方米,增输改造后可达300亿立方米,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可有效缓解西气东输系统冬季高峰月紧张负荷状态,为保障经济社会用能需求和人民群众温暖度冬保驾护航。

据介绍,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全面推广和应用多项管道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优先利用既有道路和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10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

3、国家能源局:2025年全国油气

管网规模将达到21万公里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在会上透露,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将达到21万公里左右,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资较“十三五”增长20%以上,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劲动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构建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重点从3个方面推动能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宋雯表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推进一批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2025年常规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8亿、0.7亿千瓦左右。

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鼓励开展有序充电、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

二是强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到2025年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6亿千瓦以上。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长输管网体系,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和互联互通,拓展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干线通道及南北联络线,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

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基础。

三是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开展电厂、电网、油气田、油气管网、煤矿、终端用能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调度体系;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推进“智慧风电”“智慧光伏”等示范工程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经济普惠、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宋雯说。

4、国内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

储备基地开通运行

据央视新闻获悉,9月26日10时许,在海事部门安全维护下,满载21.7万立方液化天然气(LNG)的“阿尔卡莎米亚”轮顺利靠泊盐城滨海港,开始向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卸载首船液化天然气,这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投产。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按照年处理能力600万吨液化天然气计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6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8000万棵。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长三角区域内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顺利到港的“阿尔卡莎米亚”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装载21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可气化为1.3亿立方米气态天然气,可供650万户家庭1个月的生活用气。此次首船接卸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最大尺寸液化天然气卸料臂和国内首套兼容国内外卸料臂的电液控制系统,接卸过程非常顺利,通过ESD测试及复位、卸料管线填充、储罐预冷等环节,船上的液化天然气安全输入储罐内。

据悉,此次抵达盐城“绿能港”的“阿尔卡莎米亚”轮,船长315米、船宽50米,型深27米,容积13.5万总吨,刷新盐城港进船最大历史纪录,为保障船顺利靠港,海事部门实施“1+3”协同模式,成立服务专班,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引航、拖轮提前熟悉水文状况,进行船舶试靠,排除通航安全隐患,船舶进港期间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安排海巡艇护航,对LNG进港航道附近水域进行警戒封控,确保LNG进港“最后一公里”安全畅通。

5、“海基一号”投产刷新我国海上

单体石油生产平台新高

新华社深圳10月3日电,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3日在南海陆丰油田作业区正式投产。平台总高度达340.5米,总重量超4万吨,高度和重量均刷新了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纪录。

“海基一号”位于珠江口盆地海域,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海基一号”本次同时投产5口生产井,初期日产量约2700吨。依托“海基一号”,中海油将同时开发陆丰15-1和陆丰22-1两个油田,共14口生产井、3口注水井,全部投产后高峰日产原油达5000吨。

记者在“海基一号”陆丰15-1平台上看到,平台各项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工作人员已上岗就位。机器轰鸣之声下,温热的黑色原油在平台取样点缓缓流出。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在陆丰15-1平台投产仪式上说,“海基一号”的成功投产,开启了我国300米级水深油气田资源开发新的模式,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开启了国内深海油田二次开发的先河。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陆丰油田作业区总经理吴意明说,“海基一号”按照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设计,项目团队攻克了南海超强内波流、海底巨型沙波沙脊、超大型结构物精准下水就位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创新应用独立下水桁架、大跨距X撑、数字孪生运维等2项世界首创、21项国内首创先进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建造到运维管理的全方位提升。

10年来,中海油深水钻井平台从3座增加到现在的10座,其中超深水钻井平台3座,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中海油已在南海北部深水海域共计勘探开发油气田11个,深水油气产量已达上千万吨。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增储上产前景广阔。”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说。目前,我国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总体探明天然气储量近8000亿立方米,其中在珠江口盆地先后发现多个深水油田。

6、滨海投资拟以3446.84万元

收购南京金屏燃气全部股权 

滨海投资公布,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南京滨海燃气有限公司近日与集团之独立第三方南京金屏燃气有限公司(目标公司)之股东何嘉佳先生(持有目标公司60%之股权)以及股东何羽女士(持有目标公司40%之股权)与及目标公司订立股权收购协议。按照股权收购协议,南京滨海同意向何先生与何女士收购目标公司之全部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3446.84万元。

根据股权收购协议,南京滨海在协议签署后应立即办理上级国有资产监督单位审批手续。收购事项的具体事宜,以南京滨海取得上级国有资产监督单位的同意批覆后,各方另行协商签署的另一项股权收购合同为准。若南京滨海未能取得前述的同意批覆,或各方无法协商一致签署前述之股权收购合同,则股权收购协议解除,各方互不承担责任。

目标公司以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产业为主。

7、中石化实现首次国内船舶甲醇加注

9月29日,从中石化新闻办获悉,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在广州南沙港为我国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甲醇双燃料船舶首航加注90吨甲醇燃料,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展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的船燃供应企业,为我国航运业新能源加注提供了成功经验。

该船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自主研发建造的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成品油船首制船,配备了世界领先的甲醇双燃料驱动系统,可采用燃油、燃油水合物、甲醇、甲醇水合物4种燃料模式驱动,能够控制燃烧状态以降低废气排放,无需安装废气处理系统即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高等级排放要求,最高可减少75%的碳排放。

甲醇与液化天然气(LNG)等燃料相比,储运更加方便、基础设施改造费用更低,具有显著的成本和安全优势,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最可行、碳排放最少且成本最低的一种船用燃料替代品。

中石化燃料油公司积极部署,在没有现成的船舶加注甲醇方案可借鉴的情况下,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出通过码头岸线连接“卸车到船”的作业“十步法”,在行业内率先闯出一条新能源船舶燃料加注新路,顺利完成我国第一笔船用甲醇燃料供应业务。

8、广东发布CCUS规划研究报告

已开展商业化探索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关键技术。记者28日获悉,在当天举行的“通过CCUS规划和预留降低气候转型风险:广东CCUS规划研究座谈会”上正式发布了《广东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运输与封存规划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张贤表示,国内CCUS发展需要全局性、长远性的布局规划,广东省CCUS规划研究可以作为全国其他省市开展CCUS经验和范本。

《报告》指出,广东省在CCUS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商业化探索方面已开展大量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示范先行的发展格局。广东省能源集团、华润电力、深圳能源、中国海洋石油等大型能源集团正积极组建项目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规划布局大型CCUS项目。

《报告》亦提醒,整体来看,广东省CCUS行业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二氧化碳捕集与运输成本较高。此外,现阶段发展主要依托企业意愿,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在区域布局、行业分布、捕集技术、运输路径、封存场地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划,面临所有权不明确、管辖部门及审批程序不明确、相关技术规范缺乏等问题。

9、中国氢价指数体系首批

“长三角氢价格指数”发布

中国石油网消息,9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长三角氢能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氢价指数体系首批“长三角氢价格指数”:长三角氢价格为33.69元/公斤、长三角清洁氢价格为34.17元/公斤。此后,这个价格指数将每两周更新发布。

在全球能源转型战略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中国氢价指数体系链接了碳市场与氢市场,对氢能源上下游关联企业具有价格指导作用,对推动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及助力低碳氢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长三角氢价格指数”直观反映了长三角氢价格及清洁氢价格的总体水平和变动趋势,对政府监测市场、氢能源上下游关联企业决策和投资分析等具有价格参考作用,为形成有效的氢能行业市场价格风向标、推动全国性氢交易平台及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指数核算考虑了碳排放因素,将氢气定价与碳排放价格挂钩,也将发挥碳市场价格引导作用,促进碳氢市场协同发展。

目前,上海作为长三角氢能一体化的重要区域与全国碳市场所在地,正规划探索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

 

国际要闻

1、“北溪”管道爆炸最新消息

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

据央视新闻报道,瑞典检察院办公室6日发布消息,决定解除“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地区周围的封锁,称现场调查已经完成。

负责初步调查的瑞典检察院检察官表示,可以确认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了爆炸,对天然气管道造成了破坏。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瑞典方面认为管道遭人为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接下来将对这些嫌疑进行进一步调查。

据央视新闻10月7日报道,“北溪-1”和“北溪-2”的天然气接收终端相距大约1公里。一个由集装箱改建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信息中心位于两者之间。信息中心的外墙上画着“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线路,从俄罗斯经过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不过信息中心门窗紧闭,外面杂草丛生,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光顾了。

2、瑞典封锁“北溪”管道泄漏点

附近海域展开刑事调查

瑞典检察院3日宣布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并展开刑事调查。

瑞典检察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瑞典附近的“北溪”管道泄漏点周围海域已被封锁,以便进行刑事调查。瑞典检察院正与多家机构合作进行相关调查。

瑞典海岸警卫队3日晚发布新闻公报说,根据瑞典检察院的要求,海岸警卫队已禁止在“北溪”管道泄漏点周围5海里的区域进行一切形式的活动,包括禁止船只驶入、锚泊,禁止在该水域潜水、钓鱼以及开展地球物理测绘等。

目前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上共发现4个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水域。根据瑞典海岸警卫队3日的新闻公报,“北溪-1”泄漏点海面上已观测不到涌出的气泡,而“北溪-2”泄漏点海面上的气泡范围直径仍在15至20米。

据瑞典电视台9月27日报道,瑞典测量站前一天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月29日对媒体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可能是一次国家级别的恐怖袭击事件”,需要多国协作开展调查。

“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向德国输气。“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与“北溪-1”主体管道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

3、德国和荷兰将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

德国总理朔尔茨和荷兰首相吕特4日在柏林举行会晤,双方同意扩大两国在风能、氢能等领域的合作,以共同推进气候中和目标。

据德国政府发布的公告,朔尔茨、吕特以及两国内阁成员当天在柏林举行气候主题会谈。两国同意在氢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并探索在欧洲北海推进建设海上风电场,共同出资激励绿色氢能技术创新。

朔尔茨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当务之急是确保能源安全。德国在能源供应方面采取了重启燃煤电厂、延长核电使用、天然气进口来源多样化等措施,但必须考虑能源价格问题,确保能源可负担性。因此,德国必须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

吕特在记者会上表示,荷兰和德国过去一年的能源合作尤为密切,未来双方将继续就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等深入合作。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受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产生反噬效应影响,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导致整体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令欧洲经济承压。

4、俄气: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

多次违反天然气供应合同

当地时间10月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发布消息称,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2022年多次违反天然气供应合同的支付期限条款。俄气公司2022年10月可能每天向摩尔多瓦供应570万立方米天然气。如果摩尔多瓦10月20日之前再次违反支付条款,俄气同时也保留完全停止向摩尔多瓦供应天然气的权利。未来摩尔多瓦方面改变天然气供应条款的请求将以合同附件的形式确定。

5、俄罗斯暂停向意大利供应天然气

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司1日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已暂停向埃尼公司输送天然气,理由是无法过境奥地利。

埃尼公司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意大利塔尔维西奥接收站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1日为零,这种情况预期持续至3日。

俄气当天晚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说,上述问题与奥地利9月底发生监管变化有关,由于奥地利运营商拒绝批准俄方过境申请或不同意俄方计划经由奥地利输送的天然气量,过境奥地利的俄天然气已经暂停。“俄气正在与意大利买家一起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向意大利供应的大部分天然气经由跨奥地利天然气管道输送,最终到达意大利北部与奥地利交界的塔尔维西奥。

奥地利政府表示,俄气没有签署必要合同。

奥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每个天然气年度开始时,市场模式的各种技术变化都会生效……为此需要变更合同。俄气尚未签署这些合同。因此,(奥方)眼下不能接受(俄方)输气提议。目前正在技术层面全速解决问题。”

据最新消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5日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经由奥地利向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已经恢复。

6、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

开始向波兰输气

当地时间10月1日,波兰管道运营商天然气系统公司(Gaz-System)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开始从挪威向波兰输送天然气。

波罗的海管道由波兰天然气系统公司和丹麦国家电网公司(Energinet)合资开发,通过丹麦将挪威气田与波兰连接起来,总长约900公里,设计年最高输气量为100亿立方米。9月27日,该项目在波兰举行了开通仪式,10月1日正式开始输气。

波兰石油天然气公司(PGNiG)表示,到2023年,将能够通过该管道进口至少65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4年再增加10亿立方米。

7、挪威将派军队保护本国油气设施

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28日说,将部署军队保护本国油气设施。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26日发生泄漏后,欧洲多国要求本国能源设施加强安全警戒。

斯特勒当天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军队在挪威油气设施将“更加显眼”。挪威海军将保护海上油气设施,警方可能向陆上油气设施增派警力。

挪威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斯特勒说,一旦油气设施遭到袭击,挪威“将同盟友共同处理”。

据路透社报道,挪威是重要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国。挪威拥有超过90块海上油气田,大部分接入一个管道网。

挪威油气平台附近空域近来有多架无人机飞行。挪威石油安全局26日因而敦促能源机构提高警惕,这些来历不明的无人机可能引发事故或构成蓄意破坏的风险。

斯特勒28日说,目击者“主要在9月”发现“不同规格”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活动“反常”。

挪威海军学院高级学者托尔·伊瓦尔·施特勒门说,挪威目前是欧洲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如果挪威输送的能源遭切断、终止或大幅削减,“这将在欧洲引发全面能源危机”。

8、希腊-保加利亚天然气管道

启动商业运营

10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出席希腊-保加利亚天然气管道商业运营启动仪式上讲话。

希腊-保加利亚天然气管道10月1日开始商业运营。保加利亚总统拉德夫当天表示,这一管道将改变欧洲能源版图。据了解,希腊-保加利亚天然气管道总长182公里,在希腊城市科莫蒂尼与希腊国家天然气输送系统、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相连。管道设计输送量为每年30亿立方米,此后可扩容至每年50亿立方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的商业运营启动仪式上说,希腊-保加利亚天然气管道能满足保加利亚所需全部天然气供应,有望改变欧洲能源安全形势。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