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热搜关键词:氢气 氧气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天然气资讯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然气资讯

一周要闻 | 天然气行业热点速览

来源: 更新:2023-05-30 21:12:00 作者: 浏览:1887次
国内要闻

1、澳门天然气主管网全域贯通

氹仔至澳门半岛天然气过海管道通气仪式19日在澳门举行。氹仔至澳门半岛天然气过海管道通气,标志着澳门天然气主管网全域贯通,实现管网“全域一体化”。

主办方南光集团表示,通气意味着形成了“粤澳天然气管网三通道”互联互通的供气格局,有力保障了澳门全区域天然气长期、安全、稳定供应。

南光集团下属澳门城市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成志表示,氹仔至澳门半岛天然气过海管道穿越工程是澳门天然气管网建设总体规划的关键部分之一,全长约2公里,最深穿越处达海平面以下58米,是澳门迄今最长、难度最大的定向钻穿越工程。氹仔至澳门半岛的天然气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双向互供,年输送能力达1亿立方米,可以充分满足澳门未来城市发展需求。

据介绍,未来,南光集团还将建设澳门第四条跨海大桥随桥管线,使澳门整体管网更完善、供气更安全,让更多市民和企业享受经济便利、安全环保的天然气带来的美好生活,助力澳门实现“双碳”目标。

2、上海建成世界最大LNG冷能发电装置

近日,位于上海洋山“能源岛”的国内首套、世界最大规模的冷能发电装置完成并网发电调试,并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该装置不仅有效开发利用了多余冷能,也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这一凝聚着申能集团旗下上海LNG公司申能人智慧与汗水的科技创新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液化天然气简称LNG,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放出的热量很大,是一种先进能源。位于上海洋山LNG接收站的国内首套世界最大规模的冷能发电装置日前完成并网发电调试,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有效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

这一国内首台套冷能发电装置,能在每小时气化200吨液化天然气的基础上,利用冷能发电2000-4000千瓦。不仅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利用了液化天然气的优质低温冷能和海水的低品位热能产生电能,还能够实现“发电运行”和“旁路气化”模式无中断切换、“一键式”启停,操作便利。目前该装置已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各项指标均达标。

申能集团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冷能发电项目经理金罕:“发电装机容量为468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2400万千瓦时。发的电是我们整个接收站生产自用的,占了我们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发电模式改变了传统电厂以煤或天然气为热源的模式,从而有效降低发电产生的碳排放,有望实现“零碳电力”。

据介绍,零下160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蕴含大量高品位冷能,一座规模每年6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年释放的冷能相当于14亿千瓦时的电量。如果能因地制宜加以利用,节能环保的效益显著。

目前,上海在实现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零”突破的基础上,还在探索研究小型燃机电厂冷热耦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方案,加快液化天然气冷能高效综合利用。

3、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投产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今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开启了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的新里程。

记者了解到,“海油观澜号”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装机容量7.25兆瓦,由风力发电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缆组成。整体高度超200米,吃水总重达11000吨,通过9根锚链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处。其产生的绿色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深远海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0亿千瓦,潜力巨大,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运用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据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产部经理秦立峰介绍,为保证风电并网后油田群电网能够持续平稳运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风电+气电+智慧电网”的一体化供电新模式,将油田群的4个燃料电站与“海油观澜号”风电平台融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风电与油田电能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动控制与被动响应双重保障,进而确保油田微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推进了海上风电为海洋油气电网直供电技术的发展,为深远海海上风电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纳提供了借鉴。

“希望通过‘海油观澜号’实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打造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最终通过构建海上零碳油气田,实现海洋油气绿色低碳开发,推进传统油气与新能源有机融合。”中海油执行副总裁兼新能源部总经理杨云表示。

4、签了!中石化与哈萨克斯坦

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合作

5月18日,哈萨克斯坦—中国投资圆桌会在西安举行。

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见证下,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管委会主席米尔扎卡里耶夫等签署了哈萨克乙烷制乙烯项目关键条款协议。

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石化将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共同参与并推进项目的开发实施。

哈萨克斯坦乙烷制乙烯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厂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化科技园,利用伴生气分离的乙烷资源建设单套规模为127.5万吨/年的乙烷裂解装置,下游配套建设2套62.5万吨/年的聚乙烯装置。

该项目是当地最大的天然气化工项目,各方预计将在2024年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中石化在未来正式加入该项目时,各方将会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及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文件。

双方表示,中石化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有着多年合作基础,此次协议的签署,将双方合作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中石化在工程、市场销售和生产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强大的本土能力和资源优势相结合,可以促进双方实现合作互补,谋求共赢发展。

5、西气东输二三线累计接收

中亚天然气超4300亿立方米

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成果。其中,保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稳定运营,将给新疆带来利好。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新疆,实现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惠及沿线各国。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从中亚国家进口来的天然气经霍尔果斯入境,通过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输送到大半个中国,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碳减排起到重要作用。

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香港,东达上海,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供应覆盖面积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一条天然气管道。

西气东输三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建省福州市,年设计输气量300亿立方米,上游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连接。

截至5月19日,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自投产以来,累计接收中亚天然气超4300亿立方米。

6、中国最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开工建设

中新社银川5月19日电,总投资102亿元人民币的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5月19日在宁东基地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公司负责的“宁东基地碳源捕集工程”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负责的“长庆油区(宁夏)驱油封存工程”两部分组成,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捕集后,由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进行驱油封存。

该项目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2023年5月开工,计划2024年建成投运;二期项目计划2024年开工,2025年底建成投运;三期项目预计“十五五”期间开工。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规模达到3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2700万棵、近18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1年,将为大型央企跨行业开展绿色减碳合作提供项目示范,为现代煤化工行业低碳化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国际要闻

1、挪威4月油气产量环比有所下降

5月23日报道,与挪威石油局(NPD)的预测和去年的产量相比,挪威2023年4月的天然气产量略有上升,但仍低于2023年3月的数据。虽然石油产量也高于去年,但低于前一个月的产量和NPD的预测。

根据NPD最近的报告,2023年4月的初步产量数据显示,石油、液化天然气和凝析油的日均产量为203.5万桶。

天然气总销量为102亿立方米,比上月减少7亿立方米。

4月份的液体日均产量为:石油180.8万桶,液化天然气20.5万桶,凝析油2.3万桶。

4月份的石油产量比NPD的预测低0.5%,比今年迄今的预测低1.3%。

到目前为止,2023年的石油总产量约为8070万立方米石油当量,细分如下:约3430万立方米石油,约43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和凝析油,以及约4210万立方米待售天然气。总量较2022年增加了290万立方米。

2、匈牙利总理:从卡塔尔进口天然气

旨在减少对俄能源依赖

当地时间5月24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访问卡塔尔多哈期间表示,有关该国从卡塔尔进口天然气的谈判旨在实现天然气供应多样化,并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欧尔班在卡塔尔经济论坛期间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卡塔尔是一个对欧洲至关重要的国家。由于来自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欧洲已经弥补了禁运俄罗斯天然气导致的大部分缺口。”不过,他补充说,在2026年之前不太可能从卡塔尔获得天然气交付。

据悉,为了使供应多样化,匈牙利还打算增加从阿塞拜疆和克罗地亚克尔克岛上的液化天然气终端进口天然气。

2021年9月,匈牙利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15年的购气协议,每年从俄气购买45亿立方米天然气。

3、得益于美国天然气出口

 Navigator季度利润达1880万美元

据5月23日报道,Navigator Holdings公司周一公布,受美国乙烯和液化石油气(LPG)出口持续增长的支撑,该公司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880万美元。

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天然气运输公司,每股收益为0.25美元,净利润高于前三个月的0.13美元,但低于2022年同期的0.35美元。

Navigator Holdings受益于美国乙烯和液化石油气出口的持续增长势头,营业收入为1.36亿美元,高于2022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

该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到2023年第一季度,小型液化石油气船的租船费率继续上升。在第一季度,灵便型半冷藏船和全冷藏船的租船费12个月市场评估分别增加了1万美元,达到76万美元和74万美元,灵便型乙烯船租赁评估价格增加了8.5万美元,达到97.5万美元。

Navigator将较高的费率归因于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氨气运输模式的转变,以及液化石油气出口的激增和美国持续的乙烯供应。

报告指出,尽管天然气价格正常化影响了欧洲对氨气的需求,但在灵便型船舶领域,船舶对氨气的需求仍在持续。

Navigator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国继续出口的液化石油气,每周都在增加。美国在2023年3月出口了550万吨液化石油气,为所有天然气运输部门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另外,北美乙烷价格仍然具有竞争力,为廉价的国内乙烯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国际市场相比,美国生产的乙烯继续向欧洲和亚太消费者开放,这增加了乙烯出口终端的持续吞吐量,以及对乙烯船舶的需求。

Navigator周一在纽约证交所收高至13.14美元,上周收盘时为13.04美元,本周开盘成交量为185766笔,创下两周高位。

4、壳牌提高澳大利亚天然气采购量

当地卖家5月22日表示,壳牌能源澳大利亚有限公司(Shell Energy Australia Pty. Ltd. ,SEAU) )已达成协议,将其从丹尼森天然气有限公司(Denison Gas Ltd.)购买的天然气提高至每天5503千兆焦耳。

天然气销售协议(GSA)规定,从2024年初到2026年,Shell PLC子公司的澳大利亚东海岸市场每天交付3太焦。此前,Denison公司于去年11月宣布两家公司之间的GSA承诺每天为SEAU提供高达5.5千兆焦耳(5500兆焦耳)的天然气。早先的固定价格协议从1月份开始为期三年。这两项交易中的天然气都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的Bowen盆地,Denison公司在其网站上表示,该盆地是“东澳大利亚的主要天然气供应来源之一”。

Denison公司在周一宣布新GSA的新闻稿中表示:“自2019年收购以来,Denison公司已将其资产的产量提高了八倍。公司将继续投资开发钻井活动和产能,以便在2024年及以后进一步增加对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供应”。

Denison首席执行官Benson Wong评论道:“公司继续投资该业务,目标是向澳大利亚东海岸市场提供更多天然气”。

根据Denison公司1月30日的一份天然气开发公告,该天然气勘探和生产公司专注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市场,自2019年4月以来,已运营了14个油田、2个加工厂和一个200公里的管网。

5、芬兰Gasum公司宣布终止与

俄气出口公司的天然气供应合同

5月22日, 芬兰国有公司Gasum表示,该公司无法在法院规定的时限内解决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口的争议,因此决定终止天然气的长期供应合同。

消息称: “目前,Gasum与俄气出口公司的谈判已经结束,双方无法在仲裁法院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因此Gasum于2023年5月22日终止了与俄气出口公司的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

Gasum与俄气出口公司签署了通过管道供应天然气的长期合同。芬兰公司澄清说,2022年4月,俄气出口公司向Gasum提交了按照供货合同规定的支付条款用卢布而不是用欧元付款的要求。Gasum没有接受这一要求,Gasum根据供应合同将此案提交斯德哥尔摩仲裁。

俄气出口公司于2022年5月停止向芬兰供应管道天然气,Gasum还有一份俄罗斯供应液化天然气有效供应合同。

©京ICP备19059098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837号

E-mail:ait@263.net.cn     服务热线: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艾亚特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